二十歲那年,剛及冠的屈志才就立下了大志向,他要游遍大雍朝所有的賭場青樓,然后著書立說,成為開山祖師爺一般的人物。
說白了,其實就是想賭想嫖,不思進取的渣人一個!
立下大志后,屈志才借著去往郡城勤學奮讀,努力考取功名的名頭,問親戚朋友借了一圈錢財善款,從此便渺無音信。
難道他果真去了郡城奮學?
你別說,他還真去學了!
不過他到了郡城后,學的不是詩書經義,而是如何投骰子,如何逛窯子!
在郡城沒錢了,玩膩了,屈志才就向郡城里認識的狐朋狗友們借上一筆錢,說是過幾天就還。
可等到了約定好的還錢日子,債主們一打聽——
好么!整個郡城里哪還能找到屈志才的半根毛發!
此時的屈志才已然卷著錢款,跑到另一處城里逍遙快活去了!
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,他依照此法循環往復,竟真的有了一種大志有望的勢頭!
這天,走路飄忽,好似要成仙的屈志才來到了津門地界,到了津門,若是不去一趟鼎鼎有名的臨河畫舫,那肯定是不行!
臨河坊無有宵禁,縱使在深更半夜,依然有各色閑人穿行于賭坊青樓之間。
屈志才便在此列。
比如哪日在賭坊手氣不好,他就去對面花樓找個吃腿兒飯的姑娘潤潤手氣,等感覺腥氣運氣都來了,便再轉戰回去。
這事放在風流浪子身上,本沒什么大不了,可屈志才卻是鬼迷心竅,做了絕不能做的蠢事!
這天他運氣不好,前去翠云樓潤手,結果在潤完手的時候,無意中瞧見了人姑娘的首飾盒!
里面不僅有金簪銀簪,更有各種珍珠玉翡,碎金碎銀。
屈志才問那姑娘:‘你攢這么多錢做什么?’
姑娘說:‘今天是我接的最后一單生意,等做完這場,就拿著這些年攢的錢去找干娘贖身。’
姑娘還說:‘公子是我贖身路上最后一個貴人,我一定會把公子伺候好了。’
在姑娘眼里,屈志才就是她風塵路上遇見的最后一縷風,一粒塵,所以她用盡了經年所學,把能用的不能用的知識全用了一遍,伺候的那叫一個妥帖!
等屈志才離開,姑娘拿著首飾盒,找到干娘,正要贖身拿回賣身契的時候,卻猛然發現首飾盒里的財物竟全都不翼而飛!
這可是她下半生的命啊!
姑娘當時就差點沒上來氣,得虧翠云樓里的老鴇是個有底線的,問清緣由,不消她多說,大街小巷,凡是年輕時候受過她肉身布施的朋友都來了!
老的,少的,拄拐的,擔架上抬的,只要能喘上口氣的都來了!
雖有些夸張,但這確實襯托出了女菩薩的人脈!
眾人群情激憤,罵罵咧咧的就要把臨河坊翻個底朝天。
鬧這么大動靜,不消多時就驚動了巡捕衙門和駐坊兵丁。
差人原本還帶著火氣,心想這一群狎妓賭徒又在半夜瞎折騰什么。
等到了地方,聽人講清緣由,眾差人心中的火氣騰地一聲,更旺了!
不過這回升騰的火氣卻是針對的那白嫖客!
老話講,竊賊不竊病,偷盜不偷娼。
前者講的是人生病時取的看病錢不能竊,后者說的便是賣身女子賣身的錢不能盜!
哪怕在下九流的行當里,這也是墨守成規的底線規矩!
畢竟偷娼妓的賣身錢那可是缺了大德,傳出去莫說平常人,就是小偷小賊也嫌丟份!
正當翠云樓門前一群人氣勢洶洶要找人時,隔了一條街的梨花院竟也出了事!
原來是屈志才偷了一次還不夠,去賭坊輸完了錢,竟然又殺了個回馬槍,雖說這次他存了心眼,找了另外一個梨花院的姑娘行竊,不過這回他不止是手氣不好,桃花運也不好,直接讓人姑娘抓了個現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