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中這么想,甚至有那么一剎那,元子攸認為就如此做也挺好,可冷靜下來,元子攸卻還是要阻止。
他太清楚這個小皇帝的性格了。
一旦出了差錯,這個小皇帝肯定會甩鍋給自己。
到時候,眾臣面前,元子攸百口莫辯。
便是能夠坐上皇位,也必然坐不安穩。
元子攸想到了這一層,立刻道:
“臣思來想去,還是覺得此事不妥。”
元詡正在高興時,聽到了這話,皺著眉頭問道:
“你提出的方案,朕覺得挺好的,有何不妥?”
“引外兵入洛,太冒風險了。陛下試想,爾朱榮麾下多北人,粗魯不知禮儀,冒犯了天威,到時一發不可收拾,又該如何?”
元子攸的話不無道理,可元詡聽不進去。
胡后攝政,她的權力來自于皇帝,可同時也限制皇帝。
雙方甚至已經到了刺刀見紅之時,此前,胡后便多次將小皇帝身邊的親信驅趕誅殺。
一旦李神軌回洛,便是挾大勝而歸,必然加官進爵,以大將軍之威勢,把控宮廷內外,小皇帝想要翻身,恐怕就難了。
小皇帝如今只想要從他的母后手中奪回權利,可身邊的籌碼太少了,只能借助外力。
“只要爾朱榮能幫助朕親政,他麾下多了那么幾個不知禮儀的蠻夷冒犯了天威,朕也能寬恕。”
“陛下三思啊!”
“你到底是不相信爾朱榮,還是不相信朕。他一個馬邑養馬的契胡人,就算進了洛陽,又能如何?”
“可萬一……”
“夠了,你退下去吧,朕累了。”
元子攸聽了這句話,便不再說話了。他很清楚,從這一刻開始,讓爾朱榮南下之事,就跟他無關,而是皇帝自己的決策了!
……
離開了皇宮之后,元子攸便去了丞相元雍的府上,將此事告知了元雍。
“你說什么,皇帝想讓爾朱榮南下勤王?”
“陛下擔憂李神軌一旦回朝,恐怕會就此把控朝政。”
元雍聽了,道:
“你是說陛下擔心李神軌會是下一個元乂?”
元子攸搖了搖頭。
“陛下擔心李神軌會是下一個嫪毐。”
聽了這話,元雍也是苦惱。若是胡太后如同當年的文明太后一般,雄才大略,元雍也不好說什么。
玩幾個男人,養些面首又如何?
可胡后不一樣,她做得太過分了。
“若是先帝當時執行了子貴母死之制,今日也沒有這么多事了。”
胡后的這般表現,讓一眾元氏的公卿,深刻的了解到了祖制傳統存在的必要性。
為什么當初拓跋氏的先祖要定下這么個看起來不近人情的規矩,他們如今是明白了。
不過,元雍的嘆息也只是嘆息。
“我只是怕李神軌還不會如何,爾朱榮一旦南下,會成為下一個董卓。陛下真的知道其中的危害么?”
元氏宗室,漢化之深,個個都是飽讀史書之輩。
當年漢帝國是如何崩塌的,他們再清楚不過了。
“陛下只想要扳倒太后,其他的顧慮不了這么多了。便是爾朱榮是董卓,可我等又能如何呢?”
聽了元子攸這若有深意的話,元雍一時沒有說話,在劉騰留下的豪宅之中踱步,思慮著。
他明白:他,乃至于洛陽的公卿大臣,又到了站隊的時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