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陽,顯陽殿。
今日洛陽的皇宮極其熱鬧,不僅皇帝和太后聯袂而來,便是這城中烏泱泱的一干公卿百官也來了。
局面失控了!
當今天下,不算南面的梁帝蕭衍,光是北朝,就有三個皇帝了。
如果放任事態這么下去,那么洛陽城中的這個皇帝,還有價值么?
局面已經失控到,元詡和胡后必須要將不久之前的嫌隙拋之腦后,聯手對敵的程度。
否則,盤子要是被人端了,誰都吃不成了。
事情就如亂麻一般,攪了起來。
所有人已明白了事態的嚴峻性,聚集在了一起,卻都給不出一個辦法。
“你們倒是說句話啊!”
小皇帝有些煩躁,他繼位這么多年來,雖然碰上了過無數的麻煩,可這一次卻是最麻煩的。
眾人不語,這個時候,丞相元雍走了出來。
“陛下,臣以為當今之世,只有一人能解此危難。”
“誰?”
“唐郡公李爽!”
聽了元雍的話,不少人都想到了那晚的洛水行宮,紛紛出言。
“臣等也以為李爽可解此危難。”
當然,這并不是眾臣有多待見李爽。
這個時候能被眾臣想起來的人,要么是人緣太差,要么是恨不得讓他去死,要么是人緣太差恨不得讓他去死。
總之,便是甩出去頂鍋的。
真正著急的只有胡后和元詡,在場大部分公卿不是沒有退路。
所以,不少公卿都戲謔的看著李爽從班列之中走了出來,躬身應命。
元詡見之,大喜。
“卿家可有計策?”
李爽笑了一聲,猶如諸葛村夫在陣前大罵王朗時那般氣勢如虹。
元詡聽這笑聲,喜形于色。
“愛卿可是有了對策?”
正在眾人被李爽這笑聲吊著,心里像是坐過山車到了波峰時,卻聽李爽道:
“沒有!”
元雍憋著的一股氣,差點沒有倒騰出來,咳嗽了起來,身軀都在顫動著。
“沒有你笑什么?”
“圣明無過于陛下、太后,為朝廷辦事乃是臣子的本分,臣等不過是在為陛下、太后分憂罷了,又何敢談計策!”
你tm這個時候還拍馬屁!
眾人心中腹誹著,胡后卻有些不耐煩了。
“有什么主意就說。”
“臣以為如今之勢,兩偽帝并立東西,然有輕重之分,平賊之策亦當有所側重。”
李爽這話一開口,胡后道:
“詳細說!”
“蕭寶夤竊據長安,然屢敗于明達、丑奴等賊寇,軍心不振,當遣一大將,固守潼關,如此,賊勢無需多慮。朝廷之大患,乃逆賊元深。彼賊據眾二十余萬,攻占鄴城,意指洛陽。朝廷兵馬新敗,當此之時,唯有讓大將軍與車騎將軍攜手應敵,方有勝算。”
說著,李爽拱手道:
“臣愿孤身前往兩軍大營,說服大將軍和車騎將軍,為朝廷計,為大局計,罷兵修和,以御時艱。”
“好,朕封你為行營召討大使、持節,一定要辦成此事。”
胡后想也沒有想,便答應了。
……
散會之后,胡后單獨將李爽召到了自己的寢殿之中。
“三個月了,那個謀主你找到了么?”
“那人隱藏頗深,若是一般的方法,怕是難以找尋!”
胡后一笑,只是道:
“你的心思恐怕不在這上面,聽說你娶了明月之后,半個月都沒有出房門?”
“謠言,誰造我的謠!”
“好好待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