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昌三年九月初八!
太極殿!
皇帝元詡與太后登殿,公卿百官在列。
元深被擒拿之后,朝廷很快做出了決策,赦免了投降六鎮軍的官員。
讓戰敗的北海王元顥前往鄴城,擔任相州刺史。
同時,朝廷之中,皇帝與太后之間也做出了妥協,各退了一步。
朝廷收繳了源子雍、裴衍、費穆等人的兵權,將他們召集回了朝中。
同時下令,爾朱榮退回晉陽,李神軌出鎮河南。
天下一時間似乎平定了!
洛陽之中,各方勢力相互平衡,最終得出了一個答案。
最大的麻煩還是李爽所部。
他麾下部曲多為漢兵,又下了大功,不得不賞賜。除此之外,他還招降了六鎮軍中精銳,進逼洛陽。
得先摁住了他,洛陽城外,乃至北魏各地的地方勢力,才會安穩。
今日,他們要嘉獎在虎牢關之戰中立下了大功的李爽所部。
若對方稍微露出不滿之色,便當即擒拿,離散其部曲。
當然,對于立下了大功的李爽,殺是不會殺的。
只是賜予高官厚爵,軟禁起來。
一如當年韓信故事!
元詡高坐皇位之上,看了一眼元子攸,有些興奮。
小皇帝很享受即將到來的那一刻。
坐在這皇位之上,元詡只想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強。
他的邏輯很簡單,只要那些很牛逼的人,在自己面前跪下,給自己磕頭,不就證明自己比他們強了么!
還有什么,比拿下剛剛在虎牢關前力挫十余萬六鎮軍,如今在洛陽城中傳的神乎其神的唐國公要更能證明自己的權威呢!
元子攸注意到了皇帝的目光,點頭示意,他悄然走到了殿外,正要招呼禁軍將領,問一問兵士的情況,卻見一人騎著馬從閶闔門外飛馳而來。
離得近了,他手腳并用,爬了上來。
元子攸認得這個人,他是看守洛陽北門的校尉。
元子攸扶住了上氣不接下氣的孝校尉,急切的問道:
“何事如此無狀?”
“長樂王,李爽率軍進城了!”
元子攸一愣,問道:
“他帶了多少人?”
“五千甲騎,全副武裝!”
元子攸聞之,一時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。
“洛陽城外的崗哨為何沒有示警,你們為何不關城門?”
“其他的地方屬下不知道,屬下把守的地方,士兵一聽說唐國公打了過來,不是跑了,就是想著要拿屬下當投誠的見面禮,若非屬下跑得快,恐怕人頭不保了。”
元子攸一時慌了神,對著左右的禁軍吩咐道:
“快去關宮門,讓禁軍把守城墻。”
“長樂王,沒有陛下和太后的命令,這閶闔門關不得。”
元子攸強迫自己鎮定下來,吩咐左右。
“你們帶人守住宮門!”
而后,元子攸急匆匆跑進了大殿之中,呼喊了一聲。
“李爽謀逆了,他帶著五千騎已經沖進了洛陽城。陛下、太后,還是調集羽林軍護衛,前往金鏞城暫避吧!”
元詡和胡后都慌了,也不知道元子攸這話的真假,可很快做出了反應。
“速去!”
就在這命令下達之時,一支輕騎已然沖進了閶闔門,向著太極殿而來。
一眾禁軍護衛,看見了那李字的大纛,見軍騎雄壯,不敢阻攔,應聲而倒,而后向四周滾動,滾到了沒有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