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州。
李氏塢堡。
隴西李氏因為李沖的關系,與關東四姓崔盧鄭王四姓并為五姓。
天下第一等的世家,其恐怖的底蘊不只在于其家族成員在洛陽占據高位,門生故吏遍布朝野,更在于其房支眾多,力量延伸到了天下各地。
隴西李氏,光是在隴西,便有平涼、姑臧、敦煌等房支。地方上,塢堡連結,佃戶成群。
且因為處在河西走廊這個關鍵的位置上,胡夷侵略,當不成好好先生,皆乃武力強宗。
李賢這一脈,也自稱是隴西李氏,不過卻有些遠。他們這一脈自稱是漢時李陵的后裔,后來隨著鮮卑人南下,出仕北魏。
真的假的不好說。
魏晉以來,門閥崛起,攀附之風甚行。
無論是不是真的世家大族之后,總有人想要攀附一個有名望的郡姓,好在出來混的時候說事。
這一點,以渤海高氏最為嚴重。
“兄長,二哥從洛陽來信了?”
李賢的弟弟李穆看著自己的兄長站在圍墻上,看著遠處的旗幟出神,有些奇怪,可還是將心思放在了自己二哥李遠的信上。
“來了!”
李穆有些激動,問道:
“二哥說什么時候回來么?”
李賢一聲嘆息。
“他說洛陽最近的局勢不好,朝政混亂,恐大亂將生!”
李賢這一脈在原州還是樹大根深的。
當初胡琛、莫折念生起事,李賢的二弟李遠據守原州城,抵抗叛軍,等待朝廷的援助。
他們這一家是站在北魏朝廷這一邊的,不過他們卻沒有等來朝廷的援軍。
叛軍攻破了城池,殺死了李遠大部分的部眾。
他們兄弟則在鄉人的幫助下逃生。
自那以后,李遠便去了洛陽,請求朝廷發援兵。朝廷的援兵自然發不出來,可對于李遠這種忠于朝廷的行為大加贊賞,先封為武騎常侍,后又轉為別將,賜錦千匹。
李賢則帶著族人和活下來的部將退守塢堡。
李穆聽了,面色一變,有些擔憂。
“既如此,不若讓二哥回來吧!”
“洛陽就算再亂,武人還是有生路的。可我們這里,卻有些麻煩。”
不久之前,李爽打敗了萬俟丑奴,攻下了豳州、涇州與高平鎮。
軍勢一出,關隴震動。
可更多的,則是胡人口中的惡名。
“兄長是在擔憂唐國公,若是如此,不理會他就是了。
李穆的話讓李賢直搖頭。
“為兄是想要投靠他!”
李穆面色一變,有些擔憂。
“可他的名聲不好,我們如此做,不是與附近的胡人部落為敵么?”
李賢哈哈一笑,指了指他剛才一直看著的那面旗幟!
黑色三辰旗!
那面代表唐國公的旗幟!
“如今這個世道,名聲何用!”
李賢在這上面吃了大虧了。當初便是因為忠于朝廷,他們在叛軍的圍攻下才會損失慘重。
此后的這些年,李賢退居塢堡,早已經想明白了。
“我等乃是右校王之后,可不照樣有人說我們是冒名。這世道名聲不重要,實力才最重要。李爽在關中設置軍府,驅趕胡人,那些平日里兇橫的胡人又能如何,還不是只能逞嘴上功夫!”
李穆聽了自己兄長的話,點了點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