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長樂王,你以為如何?”
元子攸硬著頭皮從班列中走了出來,道:
“臣成以為此事當緩行。”
“為何?”
“李爽平定了蕭寶夤和萬俟丑奴的叛亂后,朝廷屢發旨意,要他罷府兵之策,將土地歸還,可他充耳不聞。若是在此時清查鹽稅,恐關中有變。”
“有變?”
元詡親政之后辦的事情,沒有一件辦的成。因此,他就更加急于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權威。
“他敢如何,進洛陽弒君么?”
這話一出,在場的公卿面色大變。想要開口勸諫,可看著怒氣正盛的皇帝,卻又不敢上前,只留元子攸一個人,承受著火力。
元子攸這些時日,一直在幫元詡沒有辦成的事情善后,得了賢名。
元詡聽說后,并沒有欣慰,反而對元子攸很不爽。
“臣不是此意!當今天下初定,此時宜靜不宜動。何況洛陽城外的流民,越來越多了,當務之急,應先處置這些人!”
元詡聽了,來了主意。
“朕撥下大量的錢糧,厚養這些從關中來的流民。如今,也到了他們該有所回報的時候了!”
眾人都不知道元詡打得什么主意,就聽他說道:
“朕欲選拔其中精銳,組為新軍!”
一眾公卿聽了,再也無法不管了,紛紛上來勸諫。
“陛下不可!”
皇帝是對這洛陽城外的狀況一點都不了解啊!
雖說朝廷是發了錢糧,安置這些流民,可也遠不到厚養的程度。如今這些流民沒有兵器還好說,一旦拿了兵器,他們會隨了皇帝的意回去打李爽么?
“六鎮之亂尚不久,河北至今還未平定,若是洛陽再亂了,大魏的社稷恐有所失,陛下宜深思!”
看見這么多公卿站出來反對自己,元詡心中憤怒,可也不敢拂了眾人之意。
“朕親自去洛陽城外的流民營地看看,再做定奪。”
……
顯陽殿外,元雍深吸了一口氣,此時整個背都是濕透的。
他是真的嚇著了。
皇帝親政以來,想一出是一出,今日還想要用洛陽城外那些流民為軍。
這要是成了,洛陽非大亂不可。
元子攸此時跟了上來,走到了元雍的身邊。
“丞相!”
元雍看了一眼元子攸。
元子攸的神情有些怪異,問了他一個問題。
“陛下要去流民營地,那地方相當的雜亂,若是有所差錯,該當如何?”
“那……”
元雍本能的想要說加強安保,可話到嘴邊,察覺元子攸此時的神情,心思卻是一沉。
如今大魏朝廷,最大的風險就是那張位置上的人了。
想到這些時日的驚慌失措與不安,元雍悠悠道:
“天下事還要長樂王多擔待啊!”
……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