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樂。
戰場之上,煙塵飛揚。
柔然的騎兵與恒州的援軍之間展開了最為激烈的碰撞。
阿那瓌并沒有留手。
賭上了可汗的尊嚴,阿那瓌帶領自己的精銳可汗親衛,沖擊向了宇文泰陣列的薄弱處——
恒州的部落兵!
阿那瓌帶領著柔然人離開漠南,回到漠北的這些年,并不是光在被動等待著。
柔然沒有占據漠南,但是依舊可以連通西域諸國和東胡,阿那瓌招攬突厥為鍛工,以契丹、室韋為附庸,積蓄甲胄、兵器和戰馬,還能在西域諸國征稅,彌補物資不足。
因此,阿那瓌帶領南下的十萬騎中,盡管有裝備破破爛爛的部落游兵,但他的貼身的可汗親衛裝備精銳,甚至比恒朔兩州戰力最強的州郡兵還要好一些。
反觀宇文泰來恒州之后誘降的部落兵,他們的裝備差了許多。當然,要是不差,叛亂的規模也不會只是讓爾朱天光等爾朱氏成員煩躁難受了。
這些部落兵失了首領,受降之后,恒州上下誰都不愛搭理。畢竟,他們跟隨的宇文泰在恒州也屬于被排擠的一員,他們這些小弟自然更不受待見。
這次跟隨宇文泰來援,本來連皮甲都沒有,箭矢也不齊。還是在爾朱天光特批之下,才湊足了基本的武備。
這些部落兵在柔然可汗親衛的沖擊下,很快便呈現了潰散之勢。
從天空俯視,柔然的騎兵猶如一支箭矢,直插入宇文泰的陣列之中,將宇文泰的陣列切散。
柔然可汗親衛弓馬俱佳,在臨近之時,沖擊的箭矢分出了另一股,與其他柔然弓騎混合,朝著宇文泰本陣的不斷射擊。
漫天的箭矢射入宇文泰的本陣,不過并沒有造成大的傷亡。
柔然的鐵不足,柔然弓騎所用的箭矢不是鐵矢,而是骨矢,而且箭枝彎曲,準頭很差,靠的是大規模散射之下的殺傷力。
宇文泰本陣的兵馬乃是他宇文家的部曲和爾朱榮給的六鎮兵,甲胄具全,兵器精良,在加上擁有著極其豐富的戰斗經驗,應付柔然弓騎的箭雨可謂駕輕就熟。
在來此之前,宇文泰和于謹交換了一部分的兵馬,作為盟誓的條件。
如今,他的陣列之中有著數百朔州的漢軍軍戶,于謹部隊之中也有著他的人馬。甚至,宇文護也在于謹那邊。
這部分漢軍軍戶,相比于宇文泰麾下的六鎮兵,要更加老練一些。
他們一開始還和六鎮兵有些明顯的裂痕,可在柔然騎兵的強大壓力之下,也不得不放下往日的心結,攜手合作,共同應對危機。
軍陣之外,柔然騎兵不斷呼嘯著射擊,宇文泰卻保持的很克制,并沒有放開手腳還擊。
在柔然可汗親衛的沖擊之下,宇文泰安排在本陣之外的部落兵陣列已接近潰散了。
他們的戰斗力比宇文泰想象的還要弱。
不過宇文泰并沒有因此而心生怯意。
從小在北地長大,宇文泰很清楚,精銳的兵馬得摶在自己的手中。這也是他明知道部落兵人數多不聽指揮,卻沒有將他們打散混編的原因。
一混編,他這五千人馬的戰力將會降低。
不混編,他手里至少還有一支精銳力量。
人數少,卻可用。
宇文泰清楚,便是那幫部落兵最終潰散,他本陣的兵馬也不會因此喪失戰意。
宇文氏的部曲也好,其余的六鎮兵也罷,這些士兵之間的紐帶要很深,乃是以血緣、地域和共同遭遇的苦難為連接,真到了絕境,戰斗意志會更頑強。
阿那瓌帶著可汗親衛進入戰陣,擊散了部落兵之后,也不管那些離散的部落兵,調轉馬頭,要去沖擊宇文泰的本陣。
無論是阿那瓌本人,還是他麾下的可汗親衛,如今殺得興起,已然沖昏了頭了。
虐菜,是會有快感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