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氣說完了這一切,元子攸站了起來,看向了元彧。
“臨淮王,你率一眾義士護朕回宮,再召集公卿百官,以安定人心。”
“諾!”
在爾朱榮的恐怖壓力之下,元子攸只有行刺一條路。
殺死爾朱榮,那么朝政大權必然會回到他的手中。
這是元子攸和他麾下一眾朝臣的設想!
因此,元子攸想要做的是當初王允沒有選擇的另一條路。
誅殺董卓之后,選擇赦免他的涼州部眾。
至于當年王允遇到的狀況和如今一不一樣,元子攸就不管了。
不管這條路能不能通,他也只能走下去,因為他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。
……
北中城。
作為扼守黃河浮橋,連通洛陽南北的樞紐,北中城的地位相當重要。
爾朱榮讓司馬子如鎮守,可知他對司馬子如的信任。
司馬子如乃是西晉南陽王司馬模的后代,初入仕途,擔任懷朔鎮省事。后來六鎮之亂后,司馬子如見勢不好,就和孫騰等人南下投奔了爾朱榮。
可以說,司馬子如目光毒辣,早在爾朱榮還沒有發跡之前,便選擇投靠。
河陰之變后,司馬子如被封為平遙縣子,是懷朔一系中有數的大佬。
夜已深,司馬子如還沒有休息,前日里太極殿中那一場,宣告了李爽和爾朱榮再度翻臉。北中城雖說不是他們兩人爭斗的焦點,可司馬子如也不敢大意。
與元子攸想象的不同,司馬子如在城中派遣了自己的耳目。他得知爾朱榮被刺殺的消息,甚至要比元子攸還早些。
“天柱大將軍死了?”
“屬下當時正在爾朱世隆軍中,親眼看到了天柱大將軍的尸體,那幫契胡人當時就已經瘋了,屬下見機搶了匹馬才能返回給主公報信。”
司馬子如得知了這個消息后,連連問了三遍,直到他派去的耳目回答了三遍,他才終于信了。
可司馬子如依舊有些恍惚,要不是眼前的耳目值得他信任,他幾乎以為這是誰在算計他。
冷靜下來后,司馬子如并沒有為天柱大將軍過早的離開大魏人民而有所惋惜,反而在思考著未來的局勢和他的應該做的抉擇。
“天柱大將軍一死,爾朱世隆恐怕不是陛下和洛陽一眾公卿的對手,說不得陛下宣我入朝的詔書沒幾個時辰就要來了!”
“那主公要入朝么?”
面對給自己報信的手下的詢問,司馬子如靠在案幾上,沉思了一會兒,搖了搖頭。
“我若是去了,爾朱氏的人尤其是爾朱兆那個蠢貨肯定會認為我和陛下是一伙的。天柱大將軍雖死,可爾朱氏在外還有著十數萬大軍,陛下和洛陽的公卿不是對手,我不能去!”
司馬子如在這一刻,已然選好了隊伍。
他還是選擇站在爾朱氏這一邊。
司馬子如很明白自己的分量,也清楚爾朱氏的力量。
起碼,在爾朱氏的天下還沒有徹底崩塌之前,他不能公然站在元子攸這一邊。否則,爾朱氏的天下崩塌的碎片就會將他砸死。
“可如主公所說,陛下的詔書來了,主公該如何,不接么?”
司馬子如也不想要明著得罪元子攸,他還有著更深的一層顧慮。
“我就算不想要接詔書,可天柱大將軍這一死,人心動蕩,說不得北中城中就有人想要接這份詔書。”
司馬子如得出了一個結論。
“我不能再待在北中城中了,否則怕是會被人所害啊!”
“那該如何,北上么?”
司馬子如眼中精光一閃,瞬息間得到了最理想的方案。
“不,南下去接應爾朱世隆!”
司馬子如的親信不明白自己主公的舉動,認為這不是自投羅網么,卻聽他解釋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