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易拿出其中一把看了看,發現竟然是彈匣供彈的型號,想來是準備當做沖鋒槍使用。
見張易對毛瑟手槍很感興趣,李教官笑道:“張兄弟要是喜歡的話盡管拿去用,我們已經人手一支了,這些也用不上,只是不想便宜小鬼子。”
“那多不好意思呀……”
嘴上這么說著,張易卻沒有把槍放下的意思,又從李教官那里拿了幾個彈匣,以及一些散裝的子彈。
沒辦法,窮啊!
現在張易的儲物空間里就兩把手槍,格洛克17在這個位面結束后就會消失,那把ats45不是常規口徑,而且只有21發子彈,打完就會作廢。
至于那三把三八大蓋……老掉牙的栓動步槍,只能當做備用槍,或者用來練槍法。
“對了,這種槍用的時候最好把槍套接上,那樣射程遠精準度高,而且可以當做沖鋒槍使用。”
說著,李教官拿出毛瑟手槍,給張易演示了一番。
就在張易熟悉毛瑟手槍的時候,許大鵬回來了,與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四個戰士,其中一人的胳膊還受了傷。
李教官看了看外面,臉色頓時變得非常難看,問道:“許大鵬,其他三個兄弟呢?”
“折了!”
許大鵬罵道:“我們本來是分開行動,結果回來的時候湊巧碰到一起,然后被鬼子的巡邏隊發現,跟他們干了一仗,沒想到驚動了其他巡邏隊,大成他們三個引開鬼子,我們才能活著回來。”
“媽的!”
李教官只是氣急敗壞的罵了一句,沒多久便冷靜下來。
這個年代的軍人經歷過太多的生離死別,他們早就對戰友的犧牲形成了習慣,或者說是麻木,他們不會長時間沉浸在戰友犧牲的悲痛當中,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做。
“那你們探的路呢?”李教官問道。
“找到兩條合適的小路,一條近,一條遠。”
“詳細說說!”
許大鵬找了塊石頭,在地上畫了一幅簡單的地圖,解釋道:“教堂往西大概5公里這里有條小路,直接通著城外面,駐守在這里的鬼子有一個小隊,防御設施不是很完善,但是火力不可小覷。”
“一個小隊……”
李教官皺了下眉頭,鬼子一個小隊的人數大概在50到70人之間,通常會配備兩挺輕機槍兩個擲彈筒,火力非常兇猛。
而他們現在就只剩下八個戰士,外加一個半路撿來的浦生,只能算是半個戰士,面對鬼子的一個小隊顯然不怎么現實。
當然,李教官沒有把張易的AST裝甲考慮進去,作為一個有血性的軍人,他很少會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。
考慮了一會兒,李教官問道:“那另外一條小路呢?”
“另外一條小路那就有些復雜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