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許久,元初帝嘆息一聲,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決斷。
“沈硯舟私藏龍袍,誅九族,將其黨羽,一網打盡。”
“吏部尚書謝蘊之,識人不明,削其太子少保之銜,貶為隴西郡郡守。”
“臣遵旨!”
右相拱手說道,臉上無悲無喜,沒有任何的表情。
元初帝這般處置,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。
若是以北蠻探子為理由,處理沈硯舟的話,傳出去,會讓天下人笑掉大牙的。
朝廷的臉面,往哪里擱?
至于私藏龍袍,有多少人相信不重要。
重要的,是有這個借口,能正大光明地將沈硯舟一黨,一網打盡。
“陛下,微臣還有一事啟奏。”右相再次開口,聲音中帶著一絲謹慎。
“說!”
元初帝威嚴的聲音響起。
右相組織了一下語言后,娓娓道來。
“五城指揮使一職,執掌誅神大陣,鎮守玉京之要樞,攸關社稷。”
“今若久懸其位,恐京中氣運紊亂,百姓惶惶,如懸劍于頂,難安其心。”
“還請陛下,早日決斷。”
楚驍野死后,五城指揮使一職空缺,就連神將之位,都多出了一個。
這段時間,朝中爭論紛紛,相互攻訐,以至于朝野上下,烏煙瘴氣。
這些,右相全都看在眼中。
只是,紂絕陰之事,懸而未決。
他擔心五城指揮使一職,落入紂絕陰手中,因此并沒有表態,讓下面的人爭吵。
如今,紂絕陰暴露真身,是時候選出新的五城指揮使了。
元初帝聞言,微微頷首。
“右相之言,老持成重。”
“然五城指揮使一職,攸關社稷,不可不察。”
“先選拔兩位神將,五城指揮使一職日后再議。”
見元初帝這么說,右相嘴唇蠕動幾下,眼皮垂落,沒有繼續勸誡。
以他對元初帝的了解,元初帝這位心思深沉的帝王,恐怕又在算計什么。
“微臣告退!”
右相拱手告退,離開之前,目光隱晦地瞥了一眼案幾上的奏折。
退出養心殿之后,右相回到文淵閣后,招來心腹林棲鶴,悄悄吩咐。
林棲鶴聽了右相的命令后,立刻離開文淵閣,步履如飛地前往內閣大庫。
內閣大庫,分為紅本庫和實錄庫。
紅本庫,集中保存天子朱批的奏章。
涵蓋三相七部、神將府、地方呈報的政務決策、軍事部署等機密內容。
乃是大乾重地。
位于西側,因此也被稱為西庫。
實錄庫,收錄歷代實錄、圣訓、起居注、輿圖、黃冊等。
位于東側,因此也被稱為東庫。
剛剛養心殿中,元初帝看的奏章,引起了右相的重視。
因為,這些奏章的形制,并非元初年間的奏章。
更像是……
厲帝時期。
厲帝,這兩個字,對于右相這個位置的人來說,太過敏感。
當初厲帝將整個天下,弄得狼煙四起。
其中原因,右相心知肚明。
陛下莫非……
右相心中,隱隱有一個驚人的猜測。
不多時,林棲鶴返回,從西庫的主簿口中,要到了西庫奏章的存取記錄。
聽完林棲鶴的匯報后,右相眉頭微皺,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。
果然,陛下是在看厲帝新政的奏章。
“右相,陛下難道是有重開科舉之心?”林棲鶴忍不住,輕聲問了一句。
只是話音未落,就被右相嚴厲的目光制止。
“慎言!”
“吾等身為臣子,豈能揣測上意呢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