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言,元初帝緊皺的眉頭,稍稍舒展開來。
這算是這段時間,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了。
“右相運籌帷幄,果然沒有讓朕失望了。”
“主持科舉的主考官,可有人選?”元初帝問道。
“老臣舉薦大理寺少丞林棲鶴。”右相不卑不亢地說著,他沉穩的聲音,在養心殿中回蕩。
林棲鶴?
元初帝聞言,放下了手中的奏章,微微抬頭,威嚴的虎目之中,露出一絲精芒。
他突然開口,語氣看似波瀾不驚,卻如九天響雷,在右相耳中炸響。
“林棲鶴?”
“朕沒有記錯的話!他是你的得意門生吧?”
元初帝的突然襲擊,并沒有讓右相感到驚慌。
他微微筆直腰板,正襟危坐,神情泰然,沉聲說道。
“啟稟陛下,林棲鶴的確是老臣的得意門生。”
“只是……舉賢不避親。”
“在老臣看來,林棲鶴就是最適合擔任科舉主考官的人。”
見到右相如此坦然地承認林棲鶴是他的人,元初帝倒是覺得有些好笑,興致來了,發笑問道:
“你倒是給朕說說,林棲鶴怎么就合適了?”
“老臣舉薦林棲鶴,原因有二。”
“其一,林棲鶴乃寒門出身,天然對科舉之制有好感。”
“陛下讓其主持科舉,定然欣然接受,而不會陽奉陰違。”
“其二,林棲鶴方才而立之年,頗具野心,有沖勁。”
“這樣的人,才能對這次的科舉,盡心盡責。”
“若是換成資歷極深的老臣,怕是會畏懼十大道庭之威勢,縮手縮腳的。”
右相的這兩個理由,讓元初帝無可辯駁。
時隔數千年,他要重開科舉,其中難度,可想而知。
特別是第一屆,更是壓力山大,還會遭遇重重阻撓。
朝廷之中,自然有老成持重的老臣。
只是這些老臣,畏懼各方阻力,沒有膽量,也沒有心氣,能頂住各方壓力,放開手腳,營造公平的環境。
從這方面說,林棲鶴的確是不錯的人選。
寒門出身,年紀輕輕有沖勁。
唯獨……
“林棲鶴的資歷,差了點。”
“大理寺少丞,想要主持科舉,怕是鎮不住場子。”
元初帝的擔憂,右相早就想到了。
他起身,拱了拱手說道:
“陛下,天闕劍宮外圍的陣法,這些日子朝廷已經弄清楚七七八八。”
“文淵閣正打算擇日破陣,為朝廷增添一處秘境。”
“老臣的想法是讓林棲鶴去主持此事,只要天闕劍宮一成,自然就彌補了他資歷上的缺陷。”
元初帝看到右相將所有的事情,全都安排好了,不由笑出聲來。
“景行啊景行,朕很久沒有看到,你這么為一個門生如此鋪路了。”
元初帝語氣頓了頓,略有深意地看了右相一眼,隨后說道:
“主持科舉,以及天闕劍宮的事情,朕許了。”
“老臣,多謝陛下!”
右相彎腰,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……
數萬里之外。
陳塘關,乃是大乾抵御東海水族的重要關隘。
隨著各家親衛,進入陳塘關,開始神將之爭,陳塘關中也越發的熱鬧。
統率親衛的都是各家小輩,難免脾氣火暴。
相互切磋,天天都能見到。
陸字營。
陸家親衛的營地,當然其中一部分陸家親衛,乃是王府親衛假扮的。
自從陸驍陽帶領親衛,參與神將爭奪戰。
這一個月來,參與大大小小戰斗十幾起,覆滅東海水族據點七八個。
論功績,在一眾參與神將爭奪的親衛中,僅次于王家,排名第二。
不過,對于在王家之下,陸驍陽在出發之前,心里就有準備。
畢竟王家家主王夫之,不是神將,卻靠著自身的天賦,晉升了武道第十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