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的奶奶劉銀珠是個精明人,在這種境況下,絕不會讓新過門的兒媳成為負擔,即便自己的名聲受損也在所不惜。
張美英被王小北的話驚住,瞥了他一眼道:“你胡說什么呢?”
王小北一臉嚴肅回應,“我沒胡說,蘭太奶告訴我的。”
蘭太奶曾是村里頗有名氣的風水婆,只是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改變,她逐漸變得低調起來。
張美英面露疑惑,手中的筷子停頓了一下,“你說真的?”
王小北堅定地點了點頭。
張美英沉思一番,終究不敢全信。
她看向大女兒,猶豫地向王家和建議道:“王萍那邊不是已經改菜農了嗎?要不,咱們請她幫忙,給小梅挑個好婆家?”
王家和聞言皺眉,并非是小梅年紀小,而是因為與王萍之間有些許矛盾。
張美英深知丈夫的心思,便道:“那我去找她探探口風,讓她先幫著打聽打聽。為小梅找個好丈夫,將來也有個依靠。”
面對張美英的提議,王家和仍是一臉猶豫,楊小梅則滿臉嬌羞,低頭默默吃飯,大家都屏息傾聽。
王小北對這樣的討論暗自搖頭,心想姐姐年紀輕輕就要出嫁嗎?
王萍和四叔是一母同胞,和自家關系并不融洽。
盡管菜農不能完全算城里人,但如果地里的菜種的好賣了錢,年底就能分到不少,那生活狀況也就接近于當工人了。
要是這個消息傳開,村里的單身漢和鰥夫都能找到老婆,而且還得家里條件好。
然而,王小北并不希望姐姐早早出嫁,還是沒長開的小姑娘呢。
于是,他轉移話題,看向王家和,“爸,我們什么時候進城治病啊?”
事實上,王小北并不急于進城,畢竟空間那些農作物都還沒成熟呢。
王家和想了想答道:“等我吃完午飯去找李老漢問問,看他什么時候再去城里。要是太晚,我就去遠航家借騾子,咱們今天晚上就動身。”
若非為了兒子,王家和必然會選擇走路去。
王小北權衡之下,表示同意。
坐公交車得兩小時才能到縣里,然后進北平還要時間,若是騎騾子直接走,會更快一點。
“好了,下午不要亂跑,在家多休息一下,晚上趕路可是很累的。”
說完,王家和將酒一口干了,大口喝起粥來。
王小北贊同地點點頭,看來明天去鄉里的計劃恐怕要擱置了。
他心中盤算如何籌集啟動資金,養殖雞鴨豬等家畜短期內難以實現,且目前也沒豬崽,即使有也無法找到足夠的糧食喂養。
突然,他想起倒入魚缸山泉時魚兒爭相搶食的情景,恍然大悟,“哎呀,我怎么本末倒置了。”
他暗自感嘆,抓魚何須用網?
最好的魚餌其實就在身邊!
這讓他回想起前世看過的售賣魚餌的直播視頻,只需制作特殊的魚餌,投放于水面,就能引來眾多魚兒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