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圍已經沒什么樹了,之前煉鋼都砍得差不多。
他們家之所以還有點,是因為王家和平時忙完之后順帶拿了一些回來燒炕的。
不過以后就沒有這么好的事了,只能自己砍。
王小北微微點頭,隨后說:“直接那么挑嗎?會不會不太安全啊,爸,要不咱們明兒去縣里拉點煤回家,不要燒柴火了。”
北平周邊的鄉下,也有定量的煤,不過數量不多。
一個冬天下來,燒炕用煤最少好幾噸,所以農村基本上沒人用煤燒炕,都是用柴火。
漸漸地,大家也都忘了定量煤這回事。
王家和擺了擺手說:“燒啥煤啊,找些柴湊合著用吧!好了,你快去睡覺吧。”
鄉下哪有人燒煤的,那不是有錢顯的?
聽到王家和的話,王小北只能搖了搖頭,去了王家和這邊的屋子。
家里只有這間屋有暖坑,他住的小屋沒弄,因此到冬天,大家就睡一塊。
北方差不多都是這樣的。
上了床,小西睡的很香,被窩里暖烘烘的。
還是家里舒服。
在學校這幾個月,都凍死了。
迷迷糊糊的想著,王小北很快就睡著了。
次日清晨,王小北從溫暖的被窩中醒來,應該是王家和夜里添了柴。
王家和已經早早起來了,見王小北醒了,就催促道:“老三,快起來,我們趕緊去弄些柴回來,不然等雪再下起來,就麻煩了。”
王小北和小西應聲穿好衣服,走出房間,手中拿著一個早上蒸的熱乎乎的紅薯,將它裹在棉衣里
關上房門,拿起砍刀和繩子,三個人一塊出門。
路上,不少人也往山里走。
都是同樣的裝束,舊棉襖,舊狗皮帽,手籠在袖子里,口中呼出的熱氣瞬間化為白霧。
“哎,家和,我還以為你不去呢!”
剛出門不久,就遇見王遠山一家子也正準備上山。
王家和停下腳步問:“你們也去撿柴火?”
“對,我們一塊吧。”
王遠山爽朗地說,率先走在了前面。
積雪上被踩出來的路很滑,現在雖然沒下雪,但是天氣冷,路面都結凍了。
如果是往年,大家都是在農忙結束的時候就去山里打柴火。
冬天下雪進山,這還是頭一次。
劉遠山媳婦劉幻翠走在第二個。
王小北和王澤宇走一塊,兩人在學校搭伙,關系很不錯。
王小北想了一下,瞥向王澤宇,問:“澤宇,你們家里是不是把那些壞的紅薯都扔掉了?”
“那當然,都已經爛掉了還能吃嗎?我爺說了,過不了一兩天村里就會有糧食運過來,你再堅持一下,應該快到了。”王澤宇一臉天真地說。
聽到這話,王小北忍不住提醒道:“其實那些紅薯還能吃的,扔掉可惜了,只要把爛的切了,然后曬成紅薯干就可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