弄好豬肉,王小北又放開了豬圈中兩頭種豬之間的隔欄,估算再過半個月左右,又將有豬仔了。
接下來,王小北開始盤點起來。
臘肉4600斤,新鮮豬肉3200斤,還有800多斤雞蛋。
看著弄下來的豬頭、內臟、豬血、骨頭等副產品,王小北頭疼不已。
東西太多了,就算天天吃也消耗不了多少,剛剛應該一股腦全賣的。
王小北先把新鮮豬肉搬到戶外冷凍了一下,接著開始整理剩余的豬肉。
特意留下十多斤肉以防萬一,30斤左右重的腌豬腿也留了一些,以及幾百斤腌豬肉。
王小北打算搭建個小房間,用川渝地區的方法,把肉煙熏了,再制作些臘腸出來。
到那時候,即便是說這些都是存放多年的,恐怕也沒人會質疑。
畢竟,鄉下許多人家的臘肉掛上幾年都不稀奇,至于能不能吃,他自己心里其實也沒底。
他又不是川渝那邊的人。
不過,王小北曾今看到過很多放了好多年的臘肉,表皮甚至起了霉花。
大家弄掉長毛的地方,照常吃。
不一會兒,王小北把東西準備好了,就離開了空間,朝著林子邊緣走去。
沒走出去,就待在樹林里面。
剛才一陣忙碌也花了不少工夫,約摸等了二十分鐘的樣子,之前巷子里見到那幾人終于出現在外頭的路上,領頭的還是那位葫蘆。
旁邊一人背著兩個布包,其中一個鼓鼓的,顯然里面裝的是錢。
從葫蘆時不時警惕地左右觀察來看,后面必有人暗地里跟著,只是王小北一時不知道具體位置。
不過想想也正常。
這次買賣可是超過一萬塊了。
在這個年頭可是天文數字。
不過,這是對于普通人來說,有能耐的人,一萬塊不算太難。
畢竟公私合營才幾年時間,那些人中除了關鍵性的技術方面的人外,其他的都不再負責管理,經營。
但每年分紅足以讓他們賺發了,起碼在那十年之前是如此。
看到他們焦急等待的樣子,王小北悄無聲息地從樹林走出來,輕輕吹了個口哨。
葫蘆聽聞動靜,這才略顯放松,朝身邊人嘀咕幾句,便徑直向樹林方向走來。
二人碰面,葫蘆就急不可耐地問道:“東西在哪兒?按照你說的價錢,錢都帶來了。”
王小北看了一圈,笑著道:“要不了這么多人,來你們六個就可以了,買賣不成情誼在,沒必要弄出事。”
葫蘆笑了笑,“那是!你也不用緊張,我們也只是為了求財,不會弄的不愉快。”
他嘴上說著,心中卻在暗暗揣測王小北的身份。
這北平城里的角角落落他或許不清楚,但對于有點名堂的人物,他都有來往。
當然,這個“有名堂”是指在見不得光的地方。
王小北也不管他想什么,只是微微頷首:“好,跟我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