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這是還拿著50那幾年的最高房價來定的價啊。”
私房改造后,那些寬敞的房子大多已與房管部門簽訂了協議,基本上不會在市場上流通。
大伙兒心里清楚,將來國家還會分配住房,所以肯掏錢購買的人少之又少。
回想起80年代初首次房改時,員工只需付一半的錢就能拿到房產證,但即便如此,響應者也是屈指可數。
那時候的房管所真是使盡渾身解數,甚至不惜放低姿態懇求百姓買房,然而收效甚微,最終只能將房源交給單位,讓單位出面動員和勸導職工購房。
這其中也不乏眼光獨到之人,在這場變革中賺得盆滿缽滿。
到了90年代第二次房改階段,情況雖有所變化,但也只是逐漸有人接受買房。
因為他們明白,等待分配住房的日子已經遙遙無期。
老者聽完這番話,嘴角抽搐了一下,反駁道:“就算我不賣,租給街道辦,每個月也能有不少租金吧?”
王小北輕輕一笑,回應道:“確實如此,不過你想過沒有,按政策規定,租金最多你也只能拿到三成,最高四成二,我說的沒錯吧?”
“咱們就算4成,一個月也就七塊錢,一年下來才八十四塊,你要想拿到一千二,至少得等個十五六年。”
說到這兒,王小北瞥見老者臉色陰沉,于是繼續說道:“另外,現在的房租已經降過2次了,未來是否還要降價還未可知。”
“你想想看,照目前蓋房的速度,這樣的小院往后還有多少人愿意住進來?”
現今的社會制度不如后世那么復雜,信息相對公開透明,王小北特意了解了一番,就是為了參照房價,議價時能有理有據。
老者聽到這里,陷入了沉默。
他知道王小北所說的并非虛言。
如果不是兒子堅持要接他去新分的房子住,并執意要賣掉祖宅,他是斷然不會動賣房的心思的。
所以他才開出這個高價,多少有點想嚇退買家的意思。
王小北見狀,立刻抓住時機:“這樣吧,老爺子,我們出一千塊買下這處小院,你覺得怎么樣?如果不成,我們就再去看看別的地方。”
聽見報價比他兒子先前預想的還高100塊,老者頓時有些動搖,畢竟王小北之前的分析,讓他也開始對自家房子的前景感到憂慮。
看到老者還在考慮,王小北不失時機地笑說:“你老慢慢想吧,我們先走了,子昂,咱走!”
對于交易方式還沒確定,王小北倒也不急躁。
曹子昂他們連忙點頭,正準備出門離開時,身后忽然傳來一聲叫喚:“哎,等等!”
王小北聞聲立即回頭,看著依然遲疑的老者,滿臉笑意地道:“老爺子,你到底給拿個主意啊?總得給我們個準信不是?”
他心里明白,這筆買賣能不能成,就看這一下了。
片刻沉吟后,老者仿佛下了天大的決心,勉強頷了頷首:“行吧,那就按你說的價,一千塊。讓你們家里的大人,找個時間過來說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