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音剛落,王小北便轉身離開人群,留下大院里的眾人面露失望,卻也只能接受現實,陸續散去。
王小北走到廊下,就對王梅問:“外面那么冷,你們去湊什么熱鬧啊?”
王梅系著圍裙,手拿著鍋鏟,豪氣地道:“這么熱鬧的事兒,哪能少了我們!”
王小北再次聳肩:“行吧,你們愛咋咋地。不過我得提醒你們,路上可不近,我的自行車馱不了那么多人。”
這時,缺了門牙的小菊在一旁插嘴:“哥,大姐說讓你騎車載她,她抱我,讓小西跟在后面跑。”
小西一聽就不樂意了,扯著嗓子抗議:“干嘛讓我跑步呀?小妹就不要去了!我和哥、大姐一塊兒去!”
王梅手中的鍋鏟重重一敲鍋沿,瞪著小西說:“我是你大姐,小妹比你小,再說了,你個男孩子,還能讓小妹走路不成?”
小西一聽這番道理,憋了一肚子氣,氣鼓鼓地跑回屋,打算等張美英回來就告狀。
王梅看著這一幕,嘴角勾起一抹笑意。
若在過去,張美英鐵定護著小西,讓她們姐妹倆跟著跑。
但現在不同了,家里王小北說了算,他哪會讓小妹受這份罪。
王小北無奈搖頭,大姐的心思他自然明白。
盡管大姐已經很懂事了,但畢竟才14歲。
但話說回來,她確實摸準了他的脾氣。
雖然他是成年人的靈魂,但想起身體不好的時候,全是大姐照料,兩人之間的感情非同一般。
至于小菊,更是他們一手帶大的。
家里本就有重男輕女的風氣,若自己再不多疼一些,小菊豈不成了家中透明人?
至于小西,倒不是對他有偏見,只是身為男子漢,理應有男子漢的擔當和教育方式。
果不其然,正如王梅所料,小西告狀時,張美英只掃了眼沉默的王小北,便輕描淡寫地說:“這事我不管,你自己跟你哥商量。”
在她看來,釣魚不過是孩子們的游戲,自行車也是王小北借來的,她樂得清閑,懶得過問。
小西一聽張美英這么說,頓感地位驟降,滿心委屈地看向王小北。
王小北平靜的道:“要么你就別去了,晚上回來保證讓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。”
聽到這話,小西立刻閉上了嘴巴。
完蛋!
確認無疑了。
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最低了。
這滑稽的一幕落入王梅與小菊眼簾,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,掩嘴竊笑起來。
王小北看著這一幕,卻想到了井自強的那些事。
他并非琢磨那傳說中的寶藏,而是擔心起不久后的大浪潮,自家四個孩子都要下鄉的。
一旦因井自強之事導致家里沾上點什么不清不楚的,到時候可能帶來麻煩。
按規定,家中沒去上班的能留一個人在身邊,然而規定是規定,執行起來卻有很多操作空間。
總有那么些人,會趁機把家庭有問題的人一股腦送下鄉,這樣的例子可不少。
必須得把事情給清理干凈了。
當然,這也需要一個時機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