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糾結了一下,終于開口道:“師傅,有件事想請你老給參謀參謀。”
安爺正將盒子合上,聞聲疑惑地瞥了他一眼,應道:“有什么話你盡管說。”
王小北于是將那幾個暗句說出來,靜待安爺的分析。
安爺聽完,緊鎖眉頭,口中嘀咕:“鬼張口,人攜燈,陰陽何為真?白水現,映天地,絕處現生機……”
他琢磨著,目光轉向王小北:“這些,是指地點?人?或是某樁事?總得給點線索吧?”
王小北無奈搖頭:“若我知道,還用得著請教你老嗎?”
安爺聽后,眉頭再皺,自語道:“實話說,我也不知道意思,只知道‘鬼張口’代表什么,還不確定對錯,其余的,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王小北眼神一亮:“師父,‘鬼張口’是什么意思?快告訴我。”
安爺有些遲疑:“我也不敢保證說得對。”
王小北急切道:“沒事,你盡管說!”
安爺見狀,微微點頭,“我們這片有個跳蚤市場,你應該知道吧?”
王小北肯定道:“當然知道!”
安爺看了看他,然后開始解釋:“跳蚤市場也被稱為鬼市。天未亮,鬼張口,指的是拂曉時分,太陽即將躍出地平線之際,鬼最為活躍。”
“實則暗指人們于黎明前后的狀態。在這兒,鬼張口就是指鬼市。”
他進一步道:“北平周邊雖有許多鬼市,但最初的鬼市源自津沽。清朝的時候,那里是難民聚集的地兒,每逢災荒之年,大量災民就逃往此處。”
“久而久之,人口漸增,有人開始收購他人棄置的舊物,轉手賣給難民。后來,一些市民也把自己家中閑置物品拿到難民區售賣。”
“于是乎,天寶路一帶逐漸自發形成了一個二手市場。之所以被稱為鬼市,緣于其獨特運營時間,黎明前開張,天亮即散。”
“黎明前夕,市場內人潮涌動,各攤位點著煤油燈、蠟燭、豆油燈等照明,光影搖曳。當時的天寶路周邊,除了難民搭建的簡易棚屋,便是農田與亂葬崗。”
“從遠處看,燈火忽明忽暗,依稀可見交易的人影穿梭其間,場面甚是詭異。不明就里的人見此情景,定會心驚膽戰,故此得名鬼市。”
王小北一聽津沽二字,眼中立刻閃爍光芒。
胡茂實正是在津沽失蹤,這暗語或許指向津沽的鬼市。
他并沒有打斷安爺,只是靜靜聽著,心中感覺很有意思。
等安爺講述完,王小北才道:“師父,聽你這么講,似乎和別人的說法不大一樣。我說了,你老可別生氣哦!”
“說吧。”
他偷瞄安爺臉色,確認了一下,又加了一句:“那我就直說了,你老可千萬別動手啊!”
“你知道嗎?清朝末年、民國那會兒,有些城里的王公貴族家境敗落,手頭拮據,不得不偷偷摸摸地變賣祖傳寶貝。”
“為了掩人耳目,他們趁著天黑,蒙著面出門,天亮之前回家,這就是鬼市天不亮就開張的由來。”
“哎呀,你可千萬別生氣,我只是隨便聊聊。”
王小北一邊說著,一邊觀察著老頭子的神色,生怕哪句話觸怒了安爺。
果然,聽到這話,安爺不禁發出一聲長嘆,似乎被勾起了陳年往事。
“你這說法雖不全面,倒也有幾分道理。”
老頭娓娓道來,“當年朝廷有令,所有旗人一律不得從事經商務農,只能在指定的北平一帶活動,超出范圍就要受到重罰。”
“那些平日里養鳥遛狗的旗人子弟,不是不想謀生,而是身不由己。家里有點權勢的,還能暗中托人到外城做點生意。”
“至于那些沒落的,只能整日游手好閑,提著鳥籠滿大街晃悠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