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他去王家富和胡景同那邊的時候,看到兩人都買了一張前往津沽的車票。
看那架勢,顯然是要去津沽找東西的。
日期是正月初三的早上。
東西怎么能讓這兩個貨弄走?
看來,他得找個理由,去那邊一趟探個究竟。
從雷大爺家要了一些漿糊,王小北將對聯與福字貼好。
隨后,轉身走進屋內。
“小北,這眼看著都要中午了,咱們弄什么吃的啊?媽今天不在,這喜事湯怎么做,你知道不?”
王梅看著屋子,一臉焦急。
平日里,午飯都是張美英做的。
可如今張美英正在副食品店站最后一班崗,王家和也在飯店上班,要到下午2點才能回家。
這一來,家里幾人瞬間如熱鍋上的螞蟻,束手無策。
聽到這話,王小北走了出來。
“湯燉上了沒?”
“早就燉好了,是大骨頭湯!”
王梅聞言揭開鍋蓋,只見雪白醇厚的骨頭湯翻滾著熱氣,那是張美英親出門前便開始燉上的。
王小北滿意地點點頭,伸出手,臉上帶著一絲驕傲:“圍裙拿來,今天讓你們見識見識王大廚的手藝。”
雖說這輩子他還沒做過這湯,但上輩子可是弄過的,再加之這一世看過張美英做,這“喜事湯”的做法早已經成竹在胸。
“喜事湯”,是老家池州的特產,說是鮮美程度足以令神仙陶醉。
其實,它與胡辣湯差不多,只是摒棄了胡椒與辣椒,專注于一個“鮮”字。
盡管舉家遷至北平,他們家仍保留著之前的生活習慣。
年三十中午不吃飯,只是喝“喜事湯”以及油餅、肉丸,然后等到晚上五點左右吃年夜飯。
因此,這湯必須弄好,否則下午怕是要餓得前胸貼后背。
王梅見狀嘿嘿笑了一下,隨即解開身上的圍裙,遞到王小北手中。
王小北接過圍裙,將鋁鍋挪開,換上一口鐵鍋放在爐火之上,倒入大量骨頭湯。
隨后,他從鍋里面撈出骨頭,遞給王梅:“把上面的肉剔干凈,盛到碗里。”
豆腐絲、豆芽、海帶絲,還有今早現做的豆腐皮。
主料就這些,湯的關鍵全在于骨頭湯上面。
“啪!”
大院里,孩子們玩著炮仗,熱鬧非凡。
家境好的買摔炮、擦炮,條件差點的,便買上鞭炮拆下來一顆顆的放。
有的拿著火柴盒,或拿著線香,院落里瞬間炮聲四起,火星四濺。
放眼望去,院子里、胡同口,都是奔跑嬉鬧的孩子們。
“你們看一下,這是我的新衣服,怎么樣,好看吧?”一個孩子炫耀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