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微微頷首。
一份報紙兩毫錢。
他從口袋里摸出一枚五毫,遞給老板,接過找回的一毫,轉身離去。
離開報攤后,王小北找了個花壇坐下,開始翻閱手中報紙。
王小北知道,想讓自己手中的錢去生錢,最少也要先了解一下現在的情況。
很快,王小北就看到了報紙上的一個標題——《港島房地產未來發展趨勢》。
說到底,就是姓李的放棄塑料花大王的頭銜,毅然投身于房地產領域。
上面羅列了港島上眾多顯赫富豪紛紛拋售手中房地產項目,他們更偏愛在金融、航運、貿易、零售、能源等領域馳騁。
王小北此刻恍然大悟,原來老李的港島地產首戰,就在此刻打響,且打法獨樹一幟。
旁人熱衷于賣樓花,賺快錢;他卻反其道而行,只租不售。
正是這與眾不同的策略,使得他囤積了港島大量優質地皮,最終賺得盆滿缽滿,富甲一方。
另一份報紙上,港島各類土地價格赫然在目。
工業用地每平方米一百零四塊左右,非工業用地如商廈、寫字樓,娛樂場所則為一千六百六十八塊左右。
住宅用地標價一百六十四塊左右。
這里計量單位是平方米,而非傳統的平尺。
王小北不禁感嘆:“真是白菜價啊!”
哪怕是最貴的寫字樓用地,每平方也不過一千六百六十八塊左右。
此刻,報紙正報道港島正掀起一場工業建設熱潮。
一方面,大量內地勞動力涌入,提供了豐富且低廉的人力資源。
另一方面,內地市場需求旺盛,吸引眾多外資在此設廠投資。
與此同時,港島亦在積極向金融業轉型。
如此良機,怎可錯過!
讀完報紙,王小北終于明白為何港島人口眾多,房價卻持續走低。
回想此前在魏妙顏家附近的山坡,以及太平山腳下,那一片片木屋區,顯然住房供給遠未達到飽和。
癥結在于,以往的房屋銷售模式多為整棟出售,四至五層的樓房打包買賣。
至于那些高層建筑,幾乎全是公房,允許單間出售。
港島房價之高,大部分本地人大部分都買不起豪宅。
盡管近年來出現了按房間賣的新模式,但僅限于近幾年新建的樓盤,早先建成的房產仍無法實現單間交易。
這些房產,往往被財力雄厚者購入后用于出租,由此形成“富者愈富,貧者愈貧”的局面。
究其原因,港島消費水平居高不下,日常所需大多依賴內地或海外進口,無形中推高了生活成本。
整理思緒后,王小北將報紙收入空間內。
稍微看看就行了。
明天買的那套房子,不過是為了那張身份證。
而后,他還打算買一幢氣派別墅,余下的錢則用來投資寫字樓與商鋪,坐收租金。
畢竟,他也無法預料下一次什么時候會再到港島這邊來。
閑庭信步間,王小北的視線被一家裝潢考究的酒樓吸引,遂徑直邁步走了進去。
他打算嘗嘗港島當地的美食。
進入酒樓,喧鬧聲浪撲面而來,大廳里都是本地人在吃飯。
那急速的話語對王小北而言猶如天書,幾乎聽不懂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