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知道對方是好心,于是點點頭:“行嘞,多謝阿姨提醒,我回頭一定好好看看!”
港島的輕工業向來以紡織業為支柱,直至改革開放后,低廉的勞動力優勢消失,大量工廠紛紛搬到了內地。
在王小北的印象中,鼎盛時期,每十個人里就有四個與紡織業沾邊兒。
王小北只是隨口說說,魏秀美卻誤以為他還沒有合適的工作。
她接著笑盈盈地說:“實在不行,你就先到廠子里干著,等以后碰到更好的事再跳槽也不遲。”
“你可別隨便找家紡織廠,有的剛開張不久就垮了,我幫你找一個穩定的!”
王小北聽完,略顯尷尬地笑了笑。
一旁的魏寒珊深表贊同,連連點頭:“姑媽說得沒錯,這兩年港島的新廠很多,不過想找個效益好的,還得是姑媽她們這些老港有經驗。”
面對二人的熱心建議,王小北樂呵呵的說:“嗯,好!那我明天就去看一下!”
接下來的時間里,幾人悠閑地拉起了家常,王小北也看了看那臺黑白電視機。
前世小時候,每當飯點,大家伙兒總會擠在老舊的黑白電視前,津津有味地觀看節目。
那時,一天中最開心的時間莫過于此。
他心中明白,在如今的港島,電視機絕對是高檔貨。
一臺就要800多塊港幣,幾乎抵得上這套房子五分之一的價錢了。
要知道,這套房子總共才4000多塊。
閑談一陣后,隨著電視劇結束,王小北起身告辭。
魏寒珊將他送到門口。
“王凌?”
剛推車要走,身后忽然傳來喊聲。
王小北疑惑地轉身望去:“魏寒珊,有什么事嗎?”
魏寒珊匆匆下樓,見王小北竟有輛自行車,不禁一愣,旋即意識到自己的唐突,羞澀地擺擺手:“啊,沒事兒,沒事兒了……”
望著她欲言又止的模樣,王小北嘴角勾起一抹笑容:“有什么話盡管說,跟我還客氣什么?”
“在港島,我沒有幾個朋友,你可是其中一個,有事盡管說就是了。”
這話并非客套。
回想魏寒珊先前的幫忙,尤其是那句她也是從那里出來的,瞬間拉近了二人間的距離,令王小北感覺十分親切。
誠然,即使沒有魏寒珊的幫助,他也能在港島找到幫忙的人。
但無可否認,她確實是他在港島第一個,也是唯一的朋友。
至于魏妙顏,只能算半個朋友。
“姑媽說你估計會不好意思,叫我帶你去周邊的廠子看看,你看中哪個廠子,她可以去幫你問問。”
魏寒珊雙手背在身后說完,目光落在王小北的自行車上,略顯尷尬地笑說。
“不過你剛剛到這邊,就買了自行車,應該不需要進廠了吧!”
王小北聞言,也看了看自行車,隨即明白過來。
港島社會貧富懸殊,有錢人非常的有錢,豪車遍地,至于自行車也有賣的,不過要兩百多塊錢一輛,也不是窮人能夠買得起的。
王小北琢磨著,港島現在的生活水平應該和80年代一樣,自行車算是一個大件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