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心中估摸了個七八分,也隨著人流來到大院。
院子里,眾人交頭接耳,都在猜著是什么事情。
片刻后,雷大爺清了清嗓子,手壓了一下后開口:“大伙兒,晚上讓大家來開會,就是為了宣布一件事。”
“可能有的單位已經提前知道了,軟軸廠的估計已經曉得了。”
“雷大爺,到底啥子事兒啊?”
“對呀,趕緊說吧。”
大家焦急問。
雷大爺笑了笑,“是這么回事,上級有新的指示!上面剛通過了一個決定,關于公社的一些問題,提到公社要在城市里繼續實行……”
“目的是讓大家,尤其是婦女同志們,從繁重的家庭勞動中解脫出來,更專心地投入到生產建設中去……簡單來說,就是以后咱們要吃集體食堂。”
“有單位食堂的,就在那兒吃,沒食堂的或者鄰近的單位要聯合起來辦食堂,具體安排,這幾天各單位會統一通知。”
“當然了,家里不上班的,也得……”
“怎么又搞什么食堂呀?”人群后,王家和低聲向張美英問。
“我也不太清楚,今天單位里也提了這事,說是上頭的最新指示。”
“那……是不是又要把所有糧食交上去?”
王家和心里不由得擔憂起來。
張美英搖頭,笑道:“你自己聽聽不就清楚了?據說糧食是按定量上交,菜也照平日的份量來計算,有多少定量就吃多少,不是隨便就能吃的。”
這話一落,王家和默默點頭,耳朵豎得直直的,全神貫注地聽著。
雷大爺說完,端起他那搪瓷缸子,喝了一口茶水。
一旁的杜大爺吧嗒著煙,悠悠開口:“大伙兒別急,居委會的意思是,這是不是吃食堂全憑自愿,但原則上嘛,能加入還是盡量加入的好。”
說到這里,他咧嘴一笑:“其他大院不敢打包票,可我們大院要是加入準是有好處的。”
“好處?啥好處?”
“對啊,是可以多打兩勺菜?”
人群里,笑聲夾雜著好奇,七嘴八舌地追問起來。
杜大爺笑得眼睛瞇成了縫:“街道辦的意思,是把咱食堂設在胡同餐館里,你們想想,有了食堂,以后買菜的麻煩不就省了?”
之前每天天不亮出門買菜,還不一定買得到,這下全解決了。
“再說了,在自家胡同的館子吃飯,咱院里人還能不吃香?家和,你說呢?”
這話末了,他是沖著后邊說的。
眾人聞言,視線齊刷刷轉向后面的王家和。
感受到眾人的期待,王家和先是一愣,隨即笑道:“杜大爺,我們飯館還沒聽到風聲呢。”
杜大爺嘿嘿一笑,“快了快了,估摸著明天你們飯館就能接到信兒。”
王家和聽了,只是微微點頭,并沒有多說。
雷大爺又抿了口茶,這才接上話茬:“其實啊,我們大院人也不多,算上我家,老杜家,劉藤家,還有王老太太,趙興德家,武高遠家,統共才六戶。”
“孩子們以后學校管飯,上班的大人們單位自然也會有安排。”
大伙一聽,琢磨著還真是這么回事兒。
“嘿,時間到了,我得趕去上課啦。回頭你們再細說給我聽啊。”張美英朝王家和耳邊輕輕說道。
“行,快去吧,別誤了正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