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當王小北準備回房的時候,門簾一挑,王家和走進屋子,緊跟其后的是居委會的胡主任。
“胡主任,快進來說吧。”
胡主任穿著勞動布棉衣,體態微胖,面無表情的走進屋子。
“這是要做飯啊?哎,這還有榆錢呢,好東西啊,以前鬧饑荒的時候可是能救命的。”胡主任環視著忙碌的屋子,笑道。
王梅微微一笑,沒有說什么
王家和熱情的說道:“胡主任,你坐,有什么事您直接說把,我那邊還忙著,馬上還得過去。”
胡主任一聽,順勢坐了下來,目光打量著。
王小北看著這一幕,心中一動,大致明白了是什么事。
看來,這第一批的精簡潮來了。
只見胡主任先是一聲嘆息,隨后緩緩道:“家和同志,今天過來,是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。”
“今天街道辦開了會,根據勞動部和計委的最新生產規劃,擬在全國范圍內削減職工五百萬零九千人。”
“重點針對的是自五八年一月以后,從農村進城的臨時工、合同工,以及那些多余的學徒。”
聞言,王家和眉頭一皺,沒有說話,只靜靜聽著。
胡主任見他神色,臉上也現出幾分不忍,“咱們北平自然也不例外,分配到了不少名額。”
“你家三口都是學徒,眼下國家正值困難的時候,希望你們家能有人站出來,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,做個表率。”
說到這里,胡主任試圖緩解氣氛,“我不是說要你們全家都回去,但三個人都是學徒,怎么也得考慮讓一兩個回去吧?”
“我向你們保證,將來城里有招工計劃,一定會優先考慮那些曾經為城市做出過貢獻的人。”
這話一出,屋里眾人紛紛停下手頭的事,空氣似乎凝固了。
小菊眨巴著大眼睛,轉向王梅,“大姐,我們是不是又要回鄉下去了呀?”
王梅聞言,眉頭一蹙,瞪了小菊一眼:“大人講話,小孩子別插嘴。”
“好吧。”小菊嘟著嘴,輕輕地應了一聲,便不敢再言語了。
王小北在一旁聽到這話,心里明白王家和這是慌了。
如今可不是后世那些年,動不動就“你炒我魷魚,我就法庭見”。
在這個時代人們的心目中,趕上好政策能進城當工人,是莫大的榮耀;而情況一旦有變,回到原本的地方也是理所當然。
除了一小撮人可能會鬧騰一番,絕大多數人心中縱有千百個不愿意,也只能接受現實,因為一句“響應國家號召”就足以讓他們低頭。
況且,真要不回去,上面的手段也簡單得很,注銷了你在城里的定量,餓肚子了,你自然會乖乖回家。
只不過,現在的局勢還沒有那么嚴峻。
王家和沒吱聲,只是沉著臉,默默掏出一支煙點上,吞云吐霧。
胡主任見狀,開口道:“家和同志,你們再商量商量,看誰愿意回鄉下,我先去別家轉轉。”
說著,不等回答便起身離開。
屋內的幾人,全都沒有說話。
王小北望著王家和那副愁眉苦臉抽煙的樣子,笑呵呵地說:“好了,爸,你忙你的去吧,前面還一堆事兒呢。這事兒我來想辦法解決。”
王家和聞言,眉頭擰成了疙瘩:“你解決?你怎么解決?還是讓我想想法子吧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