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上,零星散落著幾戶人家,周圍是田地。
這些房屋與北方完全不一樣,房屋大部分沒有院子,只有門前有一小塊平整的曬谷地。
忽然間,一陣悠揚的歌聲從喇叭響起。
“公社就像常青藤,社員是藤上的瓜…集體經濟大發展,社員心里樂開花……”
穿過一片農田,張美英在一間簡陋的茅草土屋前停住,環顧了一下,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迷茫。
“太久沒回來,我都不記得這里了。”
她指了指不遠處一條村邊的土路,輕聲說:“就從這兒走,過去就是了。”
王小北順著她的指尖望去,那是條田間小路,右側是農田,左側是房屋以及一個樹林。
兩人順著路走過去,引來田里干活的人的主意。
孩子們更是興奮地圍攏過來,一臉好奇。
這些孩子衣衫破爛,棉襖上都是補丁,有的甚至破的厲害,里頭的棉絮已經泛黑,夾雜著些許干稻草。
一群孩子肩上扛著“槍”,是木頭疙瘩做的玩具,加上些木棍、竹竿。
“你們在干啥哩?”
其中一個半大不小的孩子,拿著木頭槍,一副電影里綠林好漢的架勢。
張美英聽到這話,停了下來,打量這群孩子后,嘴角一揚,道:“我找張承志家,你們誰認得路啊?”
小家伙們面面相覷,旋即其中一個開口:“我們都認得,你們是干嘛的?”
“我是他姐姐。”
孩子們半信半疑地交換眼神,手指向前方:“在那兒。”
張美英聽了頷了頷首,看來她沒記錯地。
“你們繼續玩,我們走了。”
說著,二人往前走去。
孩子們正要跟上,身后卻突響起一陣怒罵:“這群小崽子,不在家老實待著,還敢出來野,不怕餓死嗎?”
這訓斥聲讓孩子們瞬間變了臉色,他們迅速效仿電視劇情,默契道:“有情況,快躲起來!”
隨即,這群小家伙一溜煙四散逃開了。
王小北在一旁看得忍俊不禁。
又走了一段路,迎面見到一位老人,正站在田埂上,看著田間勞作的人們。田野中,一位身著中山裝的青年正在指揮著。
張美英二人不由自主停下腳步,一塊觀看。
只聽青年厲聲說:“石錦,跟你強調多少次了,這坑不能挖太淺,種子要深埋!今天你算是落后了。”
說完,他拿起一面小白旗,插在那人背上。
中年男子喃喃自語:“哪有這樣的種法,種子埋三尺深,還能發芽嗎?”
“怎么就不行?這可是指導小組定的規矩,你還比他們更懂不成?”
說完,他提高聲量:“你該不會是在質疑上面吧?”
石錦聽后,尷尬地笑了兩聲:“趙干事,我不是那個意思,只是我們以前從沒這么干過啊!”
趙干事不耐煩地回應:“沒見過不奇怪,這些都是經過一番研究摸索出來的新法子,我們要打破陳舊的農耕習慣,這樣才能多產糧食,為國家建設出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