抵達目的地后,王小北再次向司機及副駕遞了香煙,微笑揮手作別。
隨后,他們招了一家招待所,安頓下來。
這次,張美英親自談的,可惜這地兒沒啥像樣的住宿,只剩下那種擠十個人的大通鋪。
好在屋里人不多,一對小兩口加上一個小伙子,勉強算是清靜。
晚上自然免不了外出找吃的,填飽了肚子才算完事。
第二天清晨,直奔政務區把章給蓋了,坐著開往省城的班車,一路風塵仆仆。
午后時分,一行人踏入繁華的省城,東打聽西問路,好不容易摸到市政大樓。
一番周折,總算把所有手續搞定。
手續齊全后,坐上公交悠悠晃回了招待所,接下來便是買幾張回北平的車票。
王小北安排兩人在招待所休息,自己則去買票。
順道看看后世住過的孤兒院。
火車站人聲鼎沸,打聽清楚車次,瞅了眼時間,挑了個晚上7點多的列車,剛好第二天清晨到達目的地。
3張臥鋪票到手,走出車站,看看時間,還有3個多小時,足以讓他舊地重游一番。
打聽好路線,他悄悄取出空間中的車子,一路風馳電掣。
這里是市區的東邊界,而他的目的地卻在西邊。
幸運的是,這段路沒紅綠燈,十多分鐘便駛入了郊外。
再騎了幾分鐘,目的地隱約可見。
王小北悄悄的將車折好收起,打量著這片既陌生又充滿回憶的土地。
不遠處,慈寧山巍峨挺立,證明他沒找錯地方。
取出自行車,繞著四周轉悠問了一圈,得知孤兒院不在記憶中的位置,而是在不遠處的一處地方。
沿著指引,穿過熟悉的街道,孤兒院漸漸映入眼簾。
這個大院子并不顯山露水,門上掛的牌子樸素無華,僅是一塊刷著白石灰的木板,黑色的字跡在日曬雨淋下顯得有些斑駁。
王小北騎車到院門前,緩緩停下車。
“喂,你來這兒找誰呀?”
一聲略帶滄桑的聲音突然響起,阻斷了他的步伐,一位頭發斑白的門衛大爺站在一側,眼神中透著幾分戒備。
王小北望著老人,思緒一轉,坦誠回答:“我來找一個名叫胡天祿的,聽說他是這里孤兒院的孩子。”
“找他做什么?”老人一臉詫異,眉毛微微挑起。
“噢,其實是受一個朋友之托,來看看他的。”王小北解釋道。
老人聞言,神色緩和下來,點了點頭,手指向院子里頭的一棟磚瓦結構的房子,“你去那兒吧,院長在那,找他問問情況吧。”
“好的,太感謝你了。”
王小北禮貌地致謝后,便徑直走向了那座不起眼的磚瓦房。
院子里的建筑風格各異,從老舊的泥土房到新建的磚瓦房,錯落交織。
推開門,只見一位老者正喝著茶看著報紙,見到王小北,他輕輕放下手中的報紙,“小伙子,有什么事嗎?”
“你好,請問你是院長嗎?”王小北禮貌問候。
“對,正是我,請問你是……”
“我受朋友之托,特地來看看胡天祿。請問,這孩子在這里嗎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