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聞言,肩膀一聳,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:“隨你便了,到時候覺得受了委屈,可別抹著眼淚來找我哭哦。”
“還有,那琴就留在夏婉家吧,聽見沒?等你徹底學會了,再帶回來,就說你是偷偷跟夏婉她媽學習的,免得爸媽知道了又要絮叨個不停。”
“哈哈,我曉得。學不會我就絕口不提,這總行了吧。”
聽完,王小北調整了一下姿勢,讓自己躺得更舒坦些,接著開口道:“行,反正你去了先打聽清楚要不要學費,別到頭來弄得心情不好。”
“真不成,咱就轉戰少年宮去學。”
“好嘞,記住了。”
王梅隨意應了一聲,轉身便走。
王小北目送她的背影離去,隨即收回了目光。
說起來,樂器這玩意兒他也玩得轉。
想當年,院長爺爺親自教過他。
起初因為經費緊張,他只學了些笛子和口琴的基礎。
之后,有人給孤兒院捐贈了一臺二手鋼琴,他也玩了好一陣子。
雖說不上精通,但至少能流暢地彈奏幾曲。
看樣子,是時候重溫舊技了。
往后……還可以用來把妹。
不對,是將來行走四方,身上總得有點才藝傍身。
實際上,在北平懂樂器的人并不少,音樂學院也是去年才剛成立的。
對于尋常百姓而言,依然顯得有些遙不可及。
畢竟,在這個時代,凡是沾上藝術邊兒的,價格都讓尋常人家難以消受。
更關鍵的是,這時候學音樂,并不像后世那樣,報個興趣班,交了錢就能學,老師也不會過多在意你最終學得如何。
這100多塊,沒有固定期限,直到學會才算出師。
在這個時代,拜師學藝,師父首要看看你是不是具備天賦。
假如沒有這個天賦,錢原封不動地退還,別人還不愿意教。
這一切,都是他從陸茵那兒偶爾聽到的。
陸茵幾次想過,想在少年宮教芭蕾之舞,那兒也熱情邀請。
但想到家中還有錢,而芭蕾教學將占據大量時間,連周末也要過去,怕是沒精力照顧柯秋露,便拒絕了。
中午,因為王小北在家里吃飯,吃的自然好,大家碗底都放著兩大塊油亮的五花肉。
張美英與王家和見此光景,也不再多問。
這段時間,王小北帶回家的好吃的實在太多,仿佛都不要錢一樣。
一家子對王小北為什么總能變出這些好東西來,心里頭免不了疑惑。
如今這世道,哪家沒有幾個能耐的親戚朋友,弄些吃的也算不上什么奇事,為什么不能讓別人知道呢?
王小北心知肚明,即便是現在吃東西被撞見,也不至于有問題。
可為了防患未然,他還是選擇低調。
能幫一把的自然會出手,可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的道理,他也銘記于心。
私下去跳蚤市場的事,一旦暴露,后果不堪設想。
吃完飯后,王家和跟張美英便急匆匆地出門。
王小東賊兮兮地溜回房間,悄悄地打開衣柜門,在衣物堆里一陣翻騰,掏出20多塊錢,往兜里一揣。
“哎,哥,你這是干啥呢?”
看見這幕,王小北端著茶缸,一臉疑惑地問道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