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名字還算不錯,起碼不是那些建國、愛國、建軍、國慶那些。
江蓉蓉聞言,笑了笑:“你大伯認得的字不多,這名字還是他四處打聽來的,很多名字他都覺得聽起來像資本家,非得取個不一樣的。”
“原本他還想叫建軍之類的,我沒答應。”
王小北頷了頷首,“這的確像大伯能干出來的事。”
這話一出,眾人會心一笑。
堂屋里,男人們邊飲酒邊嘮,下午兩點方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。
一番收拾后,他們又聚在一起閑聊吹起牛。
眼看時候不早,鄒正陽起身離去,王家和也準備回家。
大家一番寒暄,張美英則在里屋悄悄給江蓉蓉遞上了一個紅包。
招呼了幾聲,大家這才依依不舍地出了門。
王家軍將眾人送到路邊的公交站,而鄒正陽則在大路邊與大伙兒揮手告別。
“小北,得空記得來叔叔家玩啊。”
臨行前,鄒正陽還不忘熱情邀請王小北。
王小北欣然答應:“好,有機會一定去鄒叔家竄門。”
“那就這么說定了,我先走一步啦。”
說完,鄒正陽蹬上自行車離去。
王小北他們等了一會兒,坐上了公交車。
當然,他們手中的袋子也裝了一些東西,紡織廠的瑕疵布。
據王家軍說,自去年起,紡織廠積極響應號召,日夜趕工,產量飆升,足足翻了一番。
但新工人經驗不足,導致瑕疵布數量激增。
市場上,這一變化直觀體現為去年定量布還是十三尺,今年卻到了二十六尺。
關乎民生的糧食類急劇下降,定量一減再減。
相比之下,工業品定量卻大幅提升,這正是所謂大躍進產物。
如今,城鄉各地,“艱苦奮斗”的標語隨處可見。
這樣的氛圍,讓王小北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那段老毛子的歷史。
同樣是重工業、輕農業,發展失衡的年代,只不過現在反對的聲音幾乎沒有。
一面是沒吃的,另一面卻是努力加油干。
這種強烈對比,滲透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。
回家后,天色已經有些黑了。
大院中,各家的女人們有的在洗衣服,有的洗菜,準備做晚飯。
張美英正打算掐些小蔥,好做晚飯。
可一看見門邊舊盆里的小蔥蒜苗竟不翼而飛,只剩下一盆泥土,她心中騰起一股無名火。
手里的面粉盆“哐當”一聲,重重地擱上了桌。
“這是哪個缺德玩意干的好事,我種的蔥蒜苗全給拔了個干凈?”
一旁的王小北聽到這話,視線一掃,只見那拔下的蔥蒜凌亂地躺在門外臨時搭建的廚房地板上,眉頭不禁皺起。
看了一下,答案已經心里有數。
城里沒有土地,不能種糧食種菜,但小蔥蒜苗這樣占地不多的東西還是能見縫插針。
于是乎,每戶人家的門前屋檐下,總能見著那么幾抹綠意。
可如今全被拔了,背后的原因,自然也就明了了。
這時,劉藤的妻子雷甄搭了腔。
“美英,別喊了,是居委會的來讓咱們拔的。說這屬于資本主義的尾巴,得剪,大院里不讓種,要吃就得上街買。這事兒大家都一樣,誰也沒落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