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謝謝。”
王小北禮貌的點了點頭,輕輕攪動杯子,聞了一下之后抿了一口,隨即將它放在桌面,繼續等著。
這就是王小北想到的最好的辦法。
以華僑的身份,不動聲色地資助老家那邊。
這些港幣,拋開其他不說,單是附帶的糧食就有兩萬四千斤,足以填補村子的空缺。
他知道,附近的生產隊,甚至是公社乃至更上層,都有可能想去分一杯羹。
因此,一旦附近如王家村這樣的生產隊長們得知哪里有錢糧,必然會找上門來借上一借。
不會太多,卻也能緩解眼下的燃眉之急。
更為重要的是,這種方式能避免連累他人。
畢竟,如此龐大的外匯數目,一旦落于個人頭上,后果不堪設想。
而且,沒人敢大膽到克扣一分一毫。
半個鐘頭后,賈星洲帶著一臉嚴肅重新過來。
但一到跟前,他便迅速換上了笑容。
“王先生,真不好意思,讓你久等了。”
“沒事,賈先生,事情怎么樣了?”
賈星洲再度確認:“王先生,你確定,這筆錢是給全村人的,而非單獨的個人?”
王小北堅決地搖了搖頭:“沒錯。”
“那么,你爺爺的名字?”
“我爺爺的名字不太方便說。他當年背井離鄉,心中對鄉親們很愧疚,所以打算等身體稍有好轉,親自回來一趟,那時你就知道了。”
他知道對方肯定會查,所以他不能亂說,不然就露餡了。
賈星洲聞言,臉上閃過一絲猶豫:“這個……”
王小北看到了,連忙追問:“怎么,賈先生,很為難嗎?”
“如果真的為難,那就算了。等我回去,會把情況說明白。”
他笑了一下,繼續道:“賈先生該不會是擔心錢的來路不明,或者以為我們另有目的吧?”
“請賈先生放心,我爺爺在海外創辦華文報館,心始終向著祖國。這筆錢,干凈得很。”
這話一出,賈星洲神色微變。
創辦報館的?
這等背景要是傳揚開去,可不得了。
他迅速調整情緒,換上笑容,客氣地說:“王先生,是我考慮不周了。你爺爺的愛國情懷,實在讓人欽佩。”
王小北見狀,笑而不語,順勢問道:“那么,賈先生,這件事你能幫上忙嗎?我過幾天就要返回港島,接我父親來北平了。”
“沒問題,絕對沒問題。”
賈星洲連忙答應下來,“這樣,我先帶王先生走一遍流程,請出示你的護照和簽證。”
王小北隨即拿出證件。
這時,他微微皺眉。
證件照上的他,顯示只有十八歲,且面容干凈,沒有胡須。
幸好,賈星洲簡單核對后并沒有深究,畢竟那是黑白照片,不易察覺胡須的細節,確認身份沒問題就行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