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環視一圈家里,咂咂嘴,輕嘆了一口氣。
見此情景,王小北沒去理會圍在王小東身邊的大姐等人,而是轉頭問向張美英:“媽,怎么了?有啥心事嗎?”
張美英擺擺頭:“也沒什么,就是今年不賣黃豆了,副食店的醬也限量供應,今年沒做黃豆醬,心里總覺得少了點什么。”
王小北聞言,笑著安慰道:“別擔心,我師父那兒有,到時候我弄些回來。”
往年2月或8月份,家家戶戶基本都會著手制醬,等到11月,就開始忙活著腌酸菜。
這兩樣,幾乎是一個冬季的常備菜。
畢竟冬日里新鮮的蔬菜不多,價格還高得嚇人,只能靠這些東西去過冬。
如今黃豆限量,做不了醬,光憑每個月那半斤的醬,自然有點擔心冬天怎么過。
京城數一數二的老字號醬菜鋪六必居,那兒的醬菜可是赫赫有名。
王小北自然早就準備了干黃醬,用時兌點水就可以了。
上一世身為池州人,打小吃醬長大,可說實在的,對泡菜啊、酸黃瓜那些,還有大醬之類的,他并沒那么喜歡。
小時候覺得很香,后來日子漸漸好起來,反倒覺著沒那么好吃了。
僅僅是偶爾嘗個新鮮。
可沒想到這一世穿越而來,即便空間里那么多東西盡管吃,也不覺得醬膩。
張美英聽了這話,輕輕擺手:“總不能啥都靠你師父,明天媽去問問劉藤家,看能不能整點兒。”
王小北沒出聲反對。
劉藤上班的那醬油作坊順帶著做醬,雖說比不上六必居,但也不錯。
劉藤在廠子里搞點醬出來還是手到擒來的。
這鄰里間的人情來往,正是這個時代特有的,他并不想輕易打破。
往后大家都搬進高樓大廈,只怕就剩冷漠與疏離了。
晚上洗漱完,翻出魏妙顏寄來的信看起來。
信中內容不算多。
眼下港島的房地產業正在迅速回暖,房價如火箭般躥升。
因為他上次資助鄒德倉買了一些地的股份,現今手頭的錢就有點緊張。
而與鄒德倉合作的電子表生產已經進入大規模出貨階段,初步回收了成本。
魏妙顏在信中問下一步的計劃。
看完之后,王小北陷入沉思。
很多事情必須親自去才方便做,人不在港島就是有這點不好。
當下想找個穩妥盈利的小買賣,也不是件易事。
按之前的計劃,雖然開了5家中介所,但由于是新興行業,信譽度有待提升,生意只能說是平平淡淡。
思忖了一會,王小北才拿起筆,開始回信。
……
第二天清晨,按時上課。
上午,錢承福再次提起之前說的糧食定量削減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