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看到這一幕,禮貌地說道:“你們忙著,我們就自己逛逛,不打攪你們了。”
“別客氣,時間還早呢,一塊兒進去吧。”袁熙柔爽朗地邀請道。
但王小北擺擺手拒絕了。
“我們是剛進城,今天特意過來看看,就光這塊石碑都還沒弄清楚它的故事呢。”
他們就是過來玩的,并不急于趕路。
袁熙柔一側目,“你不知道?沒關系,我給你講講,這是下馬碑。碑上刻有滿文、漢文、藏文、蒙古文、回鶻文,還有衛拉特文,總共六種文字。”
“大概意思是官員及行人至此須下馬,提醒過往的民眾和官員,無論身份如何,屬于哪個民族,到了這里都需下馬,以此表達對帝王的敬意。”
王小北聽后,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。
接著,他指著石碑好奇地問道:“衛拉特文?這個我還沒聽說過呢。”
“哎,衛拉特文據說是清朝的一種文字。”
袁熙柔解釋道,“這最后一種文字,新來的學生幾乎沒有不打聽的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
王小北瞬間明白過來。
接著,一行人輕步跨過了那扇朱紅大門,沒花分文就進到里面。
一進門,發現里面的游人稀少得出奇。
不知是因為免費開放,大家經常來,導致此刻顯得空曠,還是人們覺得節假日難得,不應該浪費在用不著門票的地方。
因此,即便是國慶節,這里也沒見多少人。
踏入大院門檻,右側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堵老墻與一座莊重的大門,門楣上懸掛著一塊豎牌:北平市第三女子中學。
其實,門旁還悄然立著另一塊牌子。
左側方位,一座兩層樓高的鐘樓巍然屹立,地上是光潔如鏡的大理石地磚。
這座鐘樓頂覆黑琉璃瓦,邊緣以翠綠剪邊點綴。
色彩之尊貴,只有皇家宮闕或廟宇方能得見。
盡管如此,歲月的侵蝕使得它略顯頹敗。
應該是缺乏修繕資金所致,所以來的人也不多。
袁熙柔與身旁的女孩簡短交談后,目送兩位女孩向校園深處行去,這才緩緩往前走。
她的目光溫柔地落在那座古韻盎然的鐘樓上,笑道:“嘿嘿,我來考考你們。”
“咱們北平的鐘鼓樓向來講究對稱,這兒的對岸本應有座鼓樓與之呼應,為什么這里僅孤零零一座鐘樓矗立呢?”
說完,她滿眼笑意地望向眾人。
領頭的王梅一時疑惑,轉而望向對面學校的方位,揣測道:“或許是建造學校時,不得已將鼓樓拆除了?”
“不對。”
袁熙柔笑著擺手否定,而后視線轉向了一旁的王小北。
王小北望著袁熙柔像導游似的介紹,笑著看了看鐘樓笑,侃侃而談。
“這大概關乎皇家禮制。帝王祭天之時,僅鳴鐘不擊鼓,因此未設鼓樓,是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