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家和呵呵一笑,應和道:“那我就叫你思源吧。你是俊語,對不?”
說著轉向一旁略顯羞澀的包俊語。
“是的,干爸。”包俊語應聲答道。
見狀,王家和伸手進褲兜,掏出兩張五毛錢遞給二人。
“這是給你們的壓歲錢,別客氣。”
磕頭也磕了,干爸也叫了,見面禮自然不能少。
“多謝干爸。”
二人接過錢,笑瞇瞇地道謝。
張美英看著辛思源,笑容滿面地問道:“思源,聽小西說,你父母全是大學老師,是教授嗎?”
辛思源微笑著頷了頷首,“是,我爸媽都是教師范大學的。”
“哎喲喂。那可真不得了。”
張美英聞言頗為吃驚,別人都擠破頭想考大學,人家的父母卻直接是大學教師。
之前聽小西提過時,她就已經覺得夠震撼的了。
辛思源嘴角一揚。
張美英好奇地望著他:“那你咋會在我們這街上的小學念書呢?你們那邊不是有師大附小嗎?”
那可是北平出了名的好學校呢。
“我們住這邊,爸媽就沒讓我去那邊,說只要愿意學習,哪兒都一樣,還說等上了初中,可能會讓我轉去附中。”
王小北在一旁聽見這番話,不由得覺得好笑。
這話聽起來輕松,實際上怎么可能一樣呢?
可能是覺得小學教育他們能勝任,所以去不去重點小學無所謂。
不然,怎么會說初中才考慮轉校呢。
要是真一樣,干嘛不一直待在普通中學呢。
張美英聽了,輕輕頷首,目光轉向一旁瘦削的黑衣少年。
“俊語,對不對?聽說你爸爸是干建筑的呢。那大會堂都是出自你爸的手,真是太厲害了。”
俊語或許是家里條件不太好,顯得有點拘謹。
聽見這話,連忙擺手否認:“哪有哪有,其實是我爸在那里打工的。”
“呵呵……”
王小北在心里給張美英豎起大拇指。
張美英比王家和有出息多了,做了銷售這一行,說話技巧真是越來越溜了。
“媽,你們這樣問,像在審犯人呢。”
小西提著他早準備好的酒盒燈籠,在一旁小聲嘟囔,接著說:“我們得趕緊走了,還得去俊語和小辛家串門呢。”
“行,去吧,晚上出門小心點兒啊。”
張美英看孩子們都準備好了,沒多說什么,只叮嚀了一句。
三個人告別后,便離開了。
等人走遠,王梅在一旁笑呵呵地說:“看看,小西都有拜把子兄弟了。”
王小北也跟著打趣道:“是啊,小西自己都說的,那可是生死之交呢。”
說完,他看向王家和兩人:“爸,媽,突然多了兩個兒子,感覺怎么樣?”
這話一出,引得大家一陣哄笑。
張美英聽了一臉無奈地瞪向王小北。
旁邊的王家和嘴角一揚,“得了,我去找人打牌去了。”
說著,端起搪瓷缸出了門。
王家和出門后,王小北帶著冬秀他們幾個開始挨家挨戶地去拜年。
作為小字輩,該有的禮節可不能少,不然會被長輩們念叨。
接著,一行人說笑著出發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