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在一旁靜靜聽著二人的對話。
心里暗自感慨,老爸真是越來越有覺悟了。
但是他的話不無道理,這個事要不是自己做的,肯定就是別人疏忽大意。
這么一來,極有可能是哪個單位。
像這種僑匯券,通常只有糧站才會持有大量,正規單位是不用這種票券的。
這回,他心里頭對王老太太的感覺,也是一言難盡。
說她鐵石心腸吧,她倒能大方地拿出大部分糧票來給大家分。
照這么個分法,估摸著大院里頭分出了足足八百七十五斤糧票。
剩下來的那些,不用猜也知道,指定是留給周寡婦的。
畢竟現在也就周寡婦在身邊照應著她。
這事兒,他也沒多琢磨。
人嘛,哪兒能十全十美。
老太太能掏出糧票來幫襯大家,已經是挺難得的了。
這一波糧票分配,無異于給大院眾人打了一劑強心針。
王小北也沒太往心里去,反正給了就給了,隨它去吧。
第二天清晨,家里人都上學的上學,上班的上班,王小北也開始了他的正經課程。
小西他們更早,半個月前就返校了。
一到學校,同學們三五成群,有說有笑地往教室走。
高中部和初中部的學生全到齊了。
加起來30多個班,1000多學生。
擱后世看或許不算多,但在眼下,這學校規模可不小了。
今天開學不比往常,掃掃地、領領課本就散了。
因為大伙兒都回來一個月了。
“瞅啥呢這么熱鬧?”
王小北進門見屋內氣氛熱烈,笑著沖袁國慶問道,隨即找了位置坐下。
探頭一望,心里就有數了。
袁國慶手里揚著張報紙,“你說這壓縮定量的事兒,怎么感覺就跟咱們脫不了干系似的,好像就咱跟老人們沒受影響。”
王小北瞄了眼那報紙。
是幾天前的舊報了。
頭條赫然寫著:關于降低城鄉口糧供應標準的通知。
城鄉口糧供應標準的指導意見。
洋洋灑灑一大段,都是在分析農業現狀。
但大伙兒最關心的,還是城里的影響。
講完農村部分后,
隨著農村糧食標準的縮減,城里人的飯碗也得縮水。
除高空、礦井或是干著重體力活的工人,其他人每個月得從口糧里減少2斤大米來。
報紙上說得明白,要減大家的口糧,得讓大伙兒心里有個數,得把思想工作做到位。
上次減糧的事兒,現在提起來大伙兒心里還直打鼓呢。
上次是市里頭搞的,這次可不一樣,是上頭直接發的通知。
這一來,學生們也得跟著遭殃了。
可這通知下了好幾天,愣是一點動靜沒有,學生們心里跟貓抓似的,不踏實。
本就勉強吃,再少2斤,這日子可怎么過啊。
還好,私下里有風聲,說是普通老百姓之前減過一回,這次能躲過一劫。
還有小道消息,說北上廣津那些個大都市,這次不在減糧的名單上。
為啥?
國際面子問題嘛。
那兒可不能讓人餓肚子,丟不起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