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聞言挑了挑眉。
差點忘了,他還持有著那邊的股份呢。
“什么情況?”
“陸洋他們打算追加投資,為興跡服飾擴大生產規模。”
“嗯,數額多少?”
王小北心里好奇勁兒又冒了出來,打從通信那時他就覺著陸洋不是池中之物,估摸著今年能撈個50萬上下。
這數目可不小了。
這家制衣加服裝的廠子能在短短2年被搗鼓成這樣,已經非常不錯了。
“100萬。”
“他的錢打哪兒來的?”
王小北心想,今年的利潤他可是分走了七成呢。
“具體不清楚,聽說是借的。要是咱們不跟著投錢,按合同來就得稀釋股份了。”
王小北心里盤算了下。
依著當初的合約,他握著那七成股份,只要對方沒踩合同里的雷區,管理的事兒他是不過問的。
一年就那么幾回審查。
要是對方增資,他也得跟著同比例加碼,不然股份會縮水。
想了想,他出聲說:“不必追加太多,這次放出5%的股份,自己留65%就行。”
他圖的是掙錢。
又不是非得把陸洋逼到墻角。
給對方一線生機,看看他接下來有什么招數。
當然,事業做得越大越好。
其實陸洋還是有兩把刷子的,他把事業搞大了,對自己有益無害。
魏妙顏輕輕頷首:“行,我明白了。”
“他們最近都有些什么新動作。”
魏妙顏聞言,便開始細說起來。
借著他給出的設計理念,那邊的成衣已經慢慢打出了自己的牌子,在港島開始嶄露頭角。
不過港島制衣行業競爭激烈,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可不是件易事。
但他們還是爭取到了參加一些本土時裝展覽的機會。
聽著聽著,王小北忽地想起件事,問道:“我前陣子寫信讓你轉交的那份牛仔褲設計方案,什么情況了?我這看著街上也沒幾個人穿啊。”
說到怎么穿都不會過時,又能跟啥衣服都搭得上的神器,非牛仔褲莫屬。
牛仔褲出世已經100多年了,本來是礦工兄弟們耐磨耐糙的工裝褲,
說白了,就是便宜實惠的干活行頭。
但現在的牛仔褲樣式卻單調得緊,無非就是顏色深淺變變戲法,款式上新意欠缺。
全部是直筒的,
后世那些韓范,微喇的,休閑的……統統沒出現。
一條褲子穿三代,這話真沒夸大其詞。
那些大牌服裝鞋廠,掛出來的產品五花八門,可真正賣得飛起的,也就寥寥幾款。
這么好的東西,不利用起來豈不可惜?
他清楚牛仔褲風靡全球的浪潮,也就是這幾年的事兒。
好萊塢大片跟搖滾樂一鬧騰,牛仔褲一下成了香餑餑。
各大廠商這才眼紅心熱,爭著要做研究開發。
魏妙顏一時犯了嘀咕:“老板,那份牛仔褲資料已經給陸洋先生了。不過陸先生反饋,覺得這款不值得投入太多。”
這可是頭一回,陸洋對送上門的方案說不,之前那些可都是讓他贊不絕口的。
王小北擺擺手:“甭管,你就告訴他,按我分析的來,連試都不愿試,哪有這樣的?直接跟他說,不同意我們就加大投資。”
話音剛落,又似想起了什么:“哦對了,專利那事兒別落下。”
牛仔褲這玩意兒,后來改革開放那會兒,國內基本不講究專利,反正不出口,沒人管你。
可在外國,那可是有專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