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么算來,隧道的動工時間大概是在60年代末了。
確切日期他已經模糊,但這事卻刻在了心里。
更重要的是,這項目并非政府主動提出,而是船運大亨老包獨具慧眼。
既是看中商機,也是向政府示好,自告奮勇攬下的活。
對于這樣惠及民眾的基礎建設,政府自然是喜聞樂見,鼎力支持。
當然,工程質量是萬萬不能馬虎的。
只是連老包自己也沒預料到,回報會如此豐厚。
王小北看了一下,嘖嘖稱奇。
眼紅嗎?
確實眼紅。
自己這2年忙里忙外,也就攢下了2000萬。
面對這百億資產,怎能不心動?
這幾乎是一旦建成,就可以坐享其成30年的金礦。
尤其適合他這樣的人。
等手頭資金再充裕些,一定要嘗試搞這么一票。
建成后,每年輕輕松松就能有幾個億的進賬,足夠支撐他實現更多計劃。
一步步來,小目標累積成大業。
況且,建設的事不用他親自動手,出錢就行。
老包一個海運起家的,不一樣找來專業建筑團隊嗎?
只可惜記不清是哪家公司攬的活了,也許是港島本地的,也可能是海外的。
時間緊迫,如果真從六十年代末開建,至少提前兩三年就要著手規劃了。
滿打滿算也就3年左右光景。
不行,必須干。
先下手為強。
魏妙顏正窩在辦公室里,跟立信置業那頭溝通。
忽然,一個噴嚏不期而至。
她連忙對著電話那頭道:“抱歉啊,霍先生,你看我剛才說的,你意下如何呢?”
身為港島排名前50的資產掌舵人。
她即便不是老板,可能跟她直接對話的,級別也不會低。
此刻與她交談的,正是霍家當家人。
……
另一間辦公室內。
一位身著筆挺西裝,指尖夾著雪茄的中年男士靜靜地坐著。
年紀輕輕,30多歲的樣子。
身形偏瘦,卻透著一股子精神勁兒。
要是王小北在場,定能猜出此人身份。
……
王小北排完長隊,終于上了碼頭。
搭上了前往海對岸的輪渡,隨著波浪搖搖晃晃地抵達彼岸。
這事兒必須干。
驅車離開碼頭的那一刻,王小北在心里做了決定。
非干不可。
隨即,他發動車子,絕塵而去。
剩下的路程不過幾公里,即便是紅綠燈也不過耽誤十來分鐘。
將魏寒珊送到住處,就沒再幫著搬東西。
聽聞他要走,魏寒珊略帶羞澀地笑道:“多虧你我才能找到好工作,我請你吃好吃的。”
“呵呵,你準備請我吃啥?”
“到地方就清楚了。”
魏寒珊興奮地指著前方:“你開車吧,我給你領路。”
見她這般熱情,王小北也不再多說,畢竟忙活半天,也確實餓了。
按著她的指引,車子停在了一家餐館附近。
遠遠地就能看見店門前簇擁著一堆人在等待著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