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好過現在這樣,只能依靠暴力手段解決問題。
想到這,他直接問:“呂先生,你知道包先生打算跟哪家公司合作嗎?”
雷洛想了想,回答:“詳情我也不太知道,聽說是美英跟保利置業,這兩家公司都是英資背景,總部是老英那邊。”
王小北微微點頭。
接著又問:“這2.6億都涵蓋了哪些開銷?還有,如果我對這個項目感興趣,會遇到什么障礙嗎?”
此話一出,雷洛和向先生都不由得面露詫異。
明明有實力又有財力,怎么對這一行如此陌生?
但二人默契地沒有追問。
雷洛斟酌了下,解釋道:“詳情還得跟港府溝通,如果是要建收費隧道,他們可能不會輕易答應。至于你提到的費用,不光是隧道建設成,還包括購買橋梁兩端土地的費用。”
因為,兩端的開發也是項目的一部分。
王小北頷了頷首。
看樣子,還是要效仿老包之前的模式,運營一段時間后,再無條件捐給港府。
他當即開口道:“假設建好后運營一些日子,再無償轉交給港府,這樣可行嗎?”
要是能永久持有自然最好。
這可相當于守著一座金礦。
而且,大橋一旦建成,帶來的不僅僅是過橋費的收入。
兩岸的地皮會迅速成為港島的商業心臟,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港島,周邊區域的價值將飛漲。
就像老包家那棟年租金高達一百五十億的大樓,正是得益于大橋的帶動。
二人聞言,都陷入了沉思。
“王先生,如果你提議的模式成真,港府應該會贊同,因為是惠及民眾的好事,但是……”
向先生想了一下,還是忍不住問道:“港島這邊車輛稀缺,這工程的回報周期會不會拉得太長了?何時才可盈利?風險系數是不是有點高了?”
雷洛頷首贊同:“包先生放棄這項目,一來是成本太高,二來也是瞅準了港島車輛少,回本周期遙遙無期,對他們家族經濟是個不小的壓力。”
混到他們這種地位,這點眼力勁兒還是有的。
項目本身不錯,老包沒能搞起來,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。
王小北輕輕擺手。
“這事兒嘛,做了才知道。”
別人或許不明就里,但他心里門清。
老包投資三年就回本了,連老包自己都沒想到會這么成功。
再說,海底隧道一開通,直接帶動了兩地經濟跟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。
聽說當年收到的過路費,簡直是天文數字。
而且從策劃到實施,怎么也得耗個幾年時間。
跟老包那速度比,差不了多少。
無非是賺得沒那么迅猛算了。
見他這態度,二人也就沒再多說。
王小北心里有了數,掃視一圈在座的人。
本就不是同路人,話不投機半句多,便開口道。
“行了,如果沒別的事,我就先告辭了,日后有緣再聚。”
說完,他起身準備離開。
眾人見狀,也紛紛站起,一路相送到門外。
王小北上車,發動引擎,直接駛離了向家。
至于剩下的事情,就留給向家自己解決吧。
這種錯綜復雜的事,不是他的強項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