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德宇的同學,瑞士持有股份的那位。
王小北半途加入,100萬拿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。
電子表價格親民,銷路不錯。
不到一年成本悉數收回,還額外賺了100多萬。
這對于初創企業來說相當不易。
要知道,一般企業回本周期很長。
當然,手表的大宗利潤還得歸功于杰夫找到的經銷商,推廣他們的產品。
他對這家公司其實不算太看好,入局也只是偶然。
后來他曾寫信建議,建立自有品牌。
畢竟高利潤在于品牌。
現在開始,還不算遲。
連卡西歐這樣的大眾品牌,在國內還沒真正崛起。
雖然比不了百達翡麗這些老牌子,但前景依然光明。
企業做大了,涉足多領域是必然。
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,這也是他的長遠打算。
偏偏杰夫堅決反對,這事只好暫時放下。
鄒德宇給王小北斟上一杯,輕輕搖晃杯子,小抿一口后道。
“查了,還真有點問題。我托國外的朋友查過,在瑞士,倫敦,老美,都沒看到我們的手表上架。”
王小北默默頷首。
正是出于這份疑惑,他才讓鄒德宇去查個究竟。
任何公司,打造品牌都是終極夢想,誰甘愿永遠當低價代工廠?
他沒接話,靜待鄒德宇繼續。
“看來,王先生猜得沒錯,咱們出口的手表可能都被轉賣貼牌了,怪不得他們堅持要用自家標識。”
公司草創階段,有單就是王道,按客戶要求做也是應該的。
王小北歪頭想了想,開口問:“那你打算咋辦?想不想照我的路子試試?”
他雖然控股百分之四十,屬于大股東,但實際業務并不摻和。
除非是特殊大事。
至于鄒德宇和杰夫倆人,一個占百分之三十三,另一個占百分之二十七。
這仨人,隨便倆組合起來,第三個基本就得靠邊站了。
他無非是打算去瑞士收個老鐘表廠,換個名頭,搖身一變成自家公司的高端子品牌。
畢竟原先那牌子,在大眾眼里快成便宜貨的代名詞了。
必須新搞一個牌子。
再者,弄個老廠來改頭換面,宣傳時可以以百年傳承吸引人。
內地那些酒廠,不就是這么玩起來的嘛。
起初也就是個小酒坊。
營銷玩得溜,一個個便風生水起了。
鄒德宇沉默半晌,緩緩道:“問題在于,杰夫不愿意授權專利。”
王小北頷了頷首,心知這正是鄒德宇的痛處。
杰夫手里捏著專利呢,哪能輕易松手?
琢磨了一下,他又出主意:“咱們直接找實驗室談談?”
畢竟專利是實驗室的,杰夫不過是中間商。
繞過他,完全可行。
鄒德宇遲疑著沒接話。
王小北瞧他這模樣,笑道:“還糾結啥?都這份上了,莫非真打算一輩子給人家代工?”
代工其實也不丟人。
往后看,港島那群百億富翁,好多起家時還不都是給人代工電子零件。
像錄音機磁頭,電視機按鈕,后來不也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電子帝國了嗎?
西方的產業轉移才剛開頭呢。
但這活兒干著,心里總歸憋屈。
鄒德宇聽完,長嘆一聲:“好吧,我再去跟他聊聊。”
王小北微微頷首,又問:“那你那塊地怎么打算的?還搞不搞?拖一天,就虧一天。”
港島的地皮不比內地,動不動就幾萬,十幾萬平米起還帶著停車場之類的設施齊全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