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主任才勉強開口。
“情況是這樣的,最近清退政策又緊了,這月剛下的新通知,又有一批人要被清退。你們家都是從鄉下來的,這個……我也不拐彎抹角了。”
“我的意思是想盡量讓你們靠后,就算真到了那一步,你們也是最后被考慮的。”
說完,又補上一句:“國家現在不容易,好多家庭都有人離職了。你們家又是農村出身,職工名額又多,希望你們能體諒體諒。我這夾在中間,真是左右為難。”
張美英聽完沒說話。
王小北心中也是琢磨著。
院子里雙職工家庭,除了錢承福家和向媛家,其他的都陸續勸退了。
連杜大爺家的兒媳也被勸退了。
他們家確實顯眼,估計背后沒少被人議論。
琢磨了一下,他出聲建議:“媽,要不你就退了吧,別讓李主任太為難。”
“你瞎說啥呢。”
張美英不悅地瞪著他。
這年代找份工作多不容易,誰心里還沒個數,竟然叫她辭職不干。
王小北見狀連忙解釋:“媽,你想啊,家里這么多人要吃喝,你上班又忙里忙外,大嫂夏天就要生了,你就回家唄,我們往后回家就能吃上一口熱飯。”
他們家在街坊鄰里間挺扎眼,可他并不在意。
早年費盡心思幫張美英找城里工作,就圖個戶口。
如今全家腳跟都站穩了,不必死守著工作不放。
說真的,他是真心想讓老媽歇歇。
家里滿屋子的學生,老媽一心巴望著孩子們將來都能上大學。
整天洗衣做飯,忙前忙后,真的分身乏術,
如今哪有自動洗衣機,冬日里衣服換得少還算好。
一到夏天,汗衫短褲日日換洗,衣服天天得洗。
不僅如此,買菜擇菜也是耗時的活兒。
別人家或許能悠悠哉哉地做,唯獨他們家,每天都像上了發條,急急忙忙。
洗衣擇菜這看似不起眼的瑣事,卻實實在在吞掉了大把時間。
單說這一大家子要吃飯。
買1斤韭菜,光是擇干凈就要花上半天功夫。
更別提還有其它七七八八的事兒等著呢。
手上的活一忙起來,時間嗖一下就沒了。
張美英眉頭輕輕一皺:“你爸一個人掙那點工資,你大哥那份他自己管了,可咱們這一家六口的開銷也不輕啊。”
王小北無奈地撇了撇嘴。
不過瞅見一旁的李主任,他還是微微頷首。
的確如此。
按照市場價,一個人的口糧買齊了,少說也得3塊。
雖說如今定量減了,開銷能少點,但也得掏2塊多。
菜錢跟糧食開支不相上下,又是2塊多。
日常吃喝至少得備上5塊。
把大哥大嫂刨除,光是一家人的基本吃喝,每月就需要30塊。
這還僅僅是吃喝。
房租也是一筆賬。
每個月的房租11塊。
王小東大嫂每個月各給五塊生活費。
當然,這是明面上的花銷。
房租,肉,菜……
但凡王小北記得,大多不用家里掏腰包,自己就給付了。
念及此處,他嘴角一揚:“讓大哥出,他是長子,他不出誰出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