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量倒也控制著,四戶人家報喜,一家分6個,加一塊兒也就2斤出頭點。
好在現在生孩子有補貼,肉,蛋,紅糖,每樣2斤,剛好能遮遮掩掩過去。
表面上看挺多,實際上壓根兒不夠打牙祭的。
小孩子3歲前每個月還能額外領半斤雞蛋,算下來也就5個左右。
相當于一周一個雞蛋的頻率。
眼下院子里,就數雷甄家的小兒子向榮還在享受這等福利。
可還是不夠塞牙縫的,那點兒東西頂啥用呢?
雷甄笑著頷了頷首,瞅著鍋里燉的母雞,眼里滿是艷羨。
她自己生娃那會兒正趕上困難時期,哪有這等好事。
樂呵呵地轉身離去。
王家這檔子事兒,對大院里的人來說沒太大波瀾,又不是自家的事,真要搭把手,那也是義不容辭,隨傳隨到。
忙活的全是自家人。
二人回得不算早,沒多久大院里的人陸陸續續下班了。
院子里也熱鬧起來。
“哥,弄啥好吃的呢?”
小西一臉興奮地進門,開口就問道。
“我去,雞湯,蛋還有面條?”
小西瞅見這一桌食材,眼睛都亮了,玩累了自然胃口也大開。
不過機靈的他,在王小北的大腳即將踢來之前,一溜煙閃開了。
“咱侄子要出生了吧?”
王小北沒好氣地說:“對呀,大嫂快生了,已經在醫院了。”
這會兒可不像后來管得那么嚴。
檢查時候,孕婦要是問性別,大多數情況下醫生都會透露。
至于啥時候開始禁的,他也不知道。
“哎呀,我得去看看。”
小西喜滋滋地就要往外跑。
正好撞上剛進門的張美英跟小菊。
“你跑啥?”
張美英逮住他問道。
“我去看小文。”
小星是大家取的小名,希望孩子以后能像文曲星一樣。
至于正式名字,想了一大堆,都被否決了。
就連王小北起的也被打入冷宮。
最后還是按老規矩,上戶口前再決定。
張美英沒好氣地道:“你瞎湊啥熱鬧?回屋去,醫生說怕是要等到半夜。”
小西聽了,只好返回屋子。
剛到家門口,張美英就道:“快
嘴里還嘟囔著:“我那時候哪有這等待遇,快生了還在干活,臨時才找接生婆。”
眾人聽了,都憋著笑不說話。
“媽,馬上就來。”
王梅應下,隨即動手煮起面條,王家和這時也下班回來了。
張美英一拍大腿:“哎喲,壞事了,娃兒的尿布跟小衣裳又忘洗了。”
今天事一多,就給忘腦后了。
王梅翻了個白眼:“媽,這才洗幾天啊。”
張美英一聽,立馬接茬:“再過遍水,這大熱天的,尿布跟小衣裳容易有味兒。留兩套換著,剩下的我來,晚上保準干透。”
話音一落,她就轉身進屋抱衣裳去了。
“媽,我那衣裳也一股汗味兒,順手幫我洗洗唄。”
王小北正給雞蛋涂紅,半開玩笑地插了句嘴。
換來的是一串白眼珠子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