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秋霞一眼就看到他手里舉起的照片,雖然看不清楚,但隱隱約約也能認清確實是自己的照片。
他們為什么會有自己下鄉時候的照片?
沈秋霞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再看說話的人,突然就覺得有些眼熟。
她皺眉想了下,一時間沒想起來在哪見過,但肯定是認識的。
“我不知道你從哪里弄來的照片,那么小一張人都看不清,你們說是我就是我了嗎?況且你們說是三年前就是嘛?這照片上又沒寫如期!”沈秋霞強裝鎮定,繼續狡辯。
她知道,現在絕對不能認,一旦認了,就全完了。
“原來你想看帶日期的?”楊子揚起嘴角壞笑了下,“這不巧了嘛!我這還有你三年前下鄉時候的報紙,上面的照片可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!”
他說著,又展開手里的舊報紙甩了甩。
伸長了手臂往圍觀群眾面前展示了一圈,讓他們能清楚看到上面的內容。
沈秋霞看不見報紙上的內容,但心里又是一緊。
她想起來了,她剛下鄉那會確實上過報紙。
當地委員會為了討好他父親,確實有兩個記者去拍照報道過。
當時她因為登上當地報紙的事情,還受到了公社的表揚。
她因為這件事露了好大的臉,公社和大隊的人也都知道自己有關系,也是因此,她在鄉下的幾年其實沒干過什么活。
她沒想到當初的好事,現在也成了一個隱患。
但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,不看到照片和報紙,她都把這件事給忘了。
報紙每天都出,幾年時間更是不知已經出了多少版,她沒想到還有人能找出那時候的報紙。
“1975年7月17日,安城日報。”
“新一批知識青年下鄉,在主席頭像下勵志為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!”
這些標題足夠大,靠得近的人完全能看的清清楚楚。
有人甚至大聲念了出來。
而標題下面,就是一張幾個知青站成一排的照片,正中間的就是仰著腦袋的沈秋霞。
她那個標志性的動作實在太經典,以至于只要認識沈秋霞的人,一眼就能認出,而且根本不會錯。
“這就是沈秋霞,不會錯的,她三年前就下鄉了,那學籍上證明上的人就不可能是她啊!”
“是啊!學籍證明上可不是鄉下的戶口,而且才十七歲呢,連下鄉的年紀都還沒到。”
“人家報紙都拿出來了,這會總不能說造假了吧!信件誰都能寫,那報紙是誰都能上的嗎?”
“這算是板上釘釘了吧!,沈秋霞就是冒名頂替無疑了!”
“真不要臉,剛剛還信誓旦旦的呢,做了這種事居然還能說出我們都是同學的話,誰跟她是同學啊!晦氣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