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曼玲愣愣地抓著那一把零零散散、帶著毛邊和褶皺的角票分幣,花了好一會兒才想起對方是誰,又想起那天墊付的醫藥費。
其實那點錢對她來說,真的算不上什么。
那之后,趙凱就真的如同他所說的那樣,時不時地會出現在她上下學的路上。
每次都是沉默地攔住她,塞給她一些零錢,然后轉身就走,話都很少說。
他塞過來的錢有多有少,有時候是幾塊,有時候只是幾毛,但每一次,他的眼神都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認真。
“大概過了將近一年吧,他才終于把欠我的錢還完了。”宋曼玲回憶著,嘴角帶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。
宋曼玲并沒有說,那些錢對她來說其實微不足道的,甚至她好幾次想說不用還了。
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,看著對方堅毅決絕的眼神,實在沒把那句話說出口。
她隱隱覺得,如果自己說了,可能會深深地傷害到這個年輕人的自尊。
他人窮,但志不短。
這一點,宋曼玲很早就看出來了。
原以為錢還完了,兩人的交集也就到此為止了。
沒想到趙凱還是會時不時地出現在宋曼玲面前。只是這一次,他不再是來還錢的,而是每次出現,都會塞給她一樣東西。
那些東西,五花八門,稀奇古怪,什么都有。
甚至有奇形怪狀的樹葉,石頭,貝殼,全是宋曼玲沒見過的東西。
宋曼玲從小其實被管的挺嚴,沒去過什么地方,看到這些東西確實挺新奇。
相處中,趙凱的話也慢慢躲起來,會跟她說自己跟著人送貨又去了那些地方,見到了什么事情。
翻過了哪座山,趟過了哪條河,見到了什么有趣的人和事。
宋曼玲聽得津津有味。
時間一長,兩人之間的感情就慢慢變得不一樣了。
“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同意跟他在一起,”宋曼玲的眼神有些飄忽,似乎在回想當年的心境,“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的報紙上都在宣傳自由戀愛,反對包辦婚姻吧?也或許是他跟我身邊的其他人都不一樣,身上帶著一種很強的生命力吧?”
“當時年紀小,難免就想做些離經叛道的事情,證明自己和別人不一樣。”
然而,現實終究是現實。
紙包不住火,她和趙凱的事情,很快就被家里人知道了。
“我父親,第一次對我發了很大的脾氣,把書房里的東西都砸了。母親哭著說我太傻,不知道人間疾苦,說他們錦衣玉食地把我養大,不是為了讓我跟著一個窮小子去吃苦受累的。”
宋曼玲的聲音低沉了下來,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傷感。
“他們說,門當戶對不僅僅是錢財地位,還有生活習慣、眼界見識、價值觀念的契合。”
“他們怕我將來后悔,怕我受委屈。”
她從小聽話懂事,成績優異,并不是個沒有理智的人。
“我想著父母的話,考慮了很久,最后決定跟他分開,我們確實不合適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