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東方一邊嘀嘀咕咕一邊往海兔肚子里炫炒飯。
“不能吃太飽,不然等下烤的時候海兔會變小,容易變形。”
“接下來是套海兔,就是把塞滿炒飯的海兔口對著口塞進另一個稍大的海兔里。”
“稍大的海兔里先用蛋清潤一遍,這樣套的時候好套,等到烤的時候蛋清凝固,兩只海兔結結實實的擁抱在一起,里面的米飯也不會在最后一鍋烹炒的時候跑出來。”
林東方之前做過一兩次魷魚里塞炒飯,發現用這種辦法還不賴。
但硬要他選擇的話,還是爆炒魷魚蓋飯更得勁一些。
不過前者的做法是賣的更貴!
“海兔進烤箱。”
“烤出來的海兔,風味要比蒸出來更加強烈一些。
而且也是為了保持里面炒飯的口感,蒸的話進太多水汽就太軟不好吃了。
里面的蔥花也會變味道。”
“由于炒飯是熱的,所以不必擔心里面那層海兔不熟。”
林東方對著留影石一陣念念叨叨。
烤海兔的香味沒有烤魷魚那么激烈,不過這反而像是一只輕輕撓人癢癢的小手,讓人更加受不了!
“對了,海螺…”
海螺摳出肉來直接切片就完事了,沒太多的花活。
“煎大蝦!”
煎大蝦沒那么多花活,蔥姜蒜下鍋炸出香味,等到微微焦黃撈出,油溫涼下去一些之后下入大蝦小火慢慢的煎。
油溫高,火大,容易導致蝦殼顏色重了,里面還沒熟透。
油亮紅潤的大蝦彎起了腰,背后的開口露出了白嫩的蝦肉。
釋放出特有的香味!
“炸鍋包肉!”
“噼里啪啦…”
“嘩啦嘩啦…”
一片片棗紅色的鍋包肉在漏勺里跳動的聲音,伴隨著炸肉的香味,點點油花落回鍋里的畫面實在是百看不厭。
用這炸了鍋包肉的熱油又給蝦仁過了一遍油。
“炸蝦仁是一種香味,煎大蝦又是另外一種風味,同樣的食材,煎炒烹炸下來味道是迥然不同的。”
林東方回憶了一下當年老師傅說的話,當年學海鮮全家福的時候就是這樣。
煎蝦轉圈擺盤,但菜里也有蝦仁。
“調碗汁,肉湯,醬油,鹽,少許糖,水淀粉。”
“鹽不能太多,海鮮全家福最容易失誤的地方就是容易過于咸!”
“嘩啦…”
蔥姜蒜下鍋爆出香味,下入海參,蝦仁,海螺片等快速翻炒。
烹入一些黃酒,鍋邊頓時竄出了明亮的火焰。
熾烈的溫度讓各種鮮美充分融合到了一起。
“下入雞翅和海兔!”
“烹入碗汁!”
“下入鍋包肉!”
滋滋啦啦熱鬧的聲音中,是林東方洋洋自得的嘀咕聲。
好在這鍋很大,不然這么多食材放在一起真不容易炒均勻。
而這一道菜也不是很簡單就能搞出來的,雖然沒有考驗刀工或者火候,但一般的廚子搞完這一套也得累的跟狗一樣。
等到每一片鍋包肉上都裹住了暗紅鮮美的芡汁,就是旁邊三個家伙期盼已久的出鍋的時刻!
四個盤子,最外一圈是大蝦,然后是一圈燙熟的油菜心,再然后是一圈蒸好的‘偷梁換柱’。
中間則是堆成‘小山’的海鮮全家福。
白嫩的螺片和鮑魚片被油亮的芡汁包裹著,那似乎還在顫巍巍的海參肉刺里滿是香濃的汁水。
飽滿的海兔里藏著更大的鮮美,吸飽了鮮美湯汁的雞翅表皮緊繃。
還有那面衣完美吸收了海鮮美味的酥脆鍋包肉!
誰不想來一筷子?
反正星池守護人沒忍住!
甚至連天邊都泛起了一絲金光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