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著自行車的李向東,后座上馱著兩條麻袋,跟在他身邊的阿哲,則馱著手里拎著一個鐵皮水桶的侯三。
三人很快來到了侯三家的樓下,停好自行車的阿哲開口道:“侯三,你家住的是樓房啊?”
他是第一次來侯三家,看著眼前的樓房,他的語氣里帶著羨慕。
這年頭的樓房是身份的代表,可不是誰想住就能住上的。
在老百姓們的眼里,哪怕是共用水房和廁所,樓道里做飯,隔音極差的筒子樓都比四合院強!
更別說拿四合院和獨門獨戶的樓房比了,四合院就是個屁
侯三家的房子是單位分的公房,現在還沒有開始房改。
商品房的概念是去年才有的,但是京城第一棟商品房卻是1962年建造的花園村華僑公寓,當然這個地方的房子只賣給華僑,普通老百姓就不要想了。
真正能讓普通老百姓購買的商品房,還要等方莊一帶被整體規劃以后建成的住宅區。
嗯,像方莊和亞運村這些較早的商品房對外出售時,有不少人直接賣了自家的四合院,然后高高興興的搬進了土地使用年限只有三十年的新房
“阿哲,甭看了,趕緊過來幫忙。”
李向東推著自行車,等阿哲和侯三兩人把車后座上的麻袋搬下來后他才停好自行車。
侯三家里沒人。
李向東和阿哲把麻袋放到了廚房,麻袋不所謂,裝羊下貨的鐵皮水桶阿哲還得拿回家。
侯三找了個搪瓷水盆過來,羊下貨倒換到了搪瓷水盆里。
洗干凈手的阿哲,在侯三家里轉了一圈,一邊看一邊感慨。
李向東走到他身邊,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以后在單位里好好干,你早晚也能住上樓房。”
阿哲斜著眼睛看了他一眼,雖然沒張口說話,但是李向東卻讀懂了他的意思。
“不信拉倒。”
李向東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,“阿哲,羊血需要凝固多長時間?”
“兩個小時左右。”
“那咱們回吧,回去歇會兒也就差不多了。”
手里拿著三個蘋果過來的侯三,聽到他們說現在就走,他把手里的蘋果分了分,跟在李向東和阿哲身后鎖門下樓。
等他們三個來到阿哲家大門口的時候,李向東單腿撐地,沒有從自行車上下來。
“阿哲,一會兒你送一趟侯三吧,我就不跟著過去了。”
再等會兒就要到做晚飯的時間了,哪怕是侯建設不回家,侯嬸也會回家的。
這個可以在領導面前露臉的機會,李向東打算讓給出力最多的阿哲,反正他人就算是不去,侯三也肯定少不了會提他的名字。
“我回家歇著了,咱們明兒見。”
李向東踩在車蹬子上的腳用力一蹬,身下的自行車直接滑了出去。
“李曉濤~”
還在看下象棋的李曉濤,回頭看向扶著自行車,站在水池邊的李向東,“三叔,你叫我干嗎?”
“過來幫我擦一下自行車上的羊血。”
李向東停好自行車后快步跑進屋里,沒多大會兒的功夫,他手里攥著幾張紙又從屋里跑了出來。
“爹你去干嗎?”
“廁所!”
撒丫子往胡同公廁跑的李向東,嚴重懷疑侯三給他吃的蘋果沒洗,或者就是侯三這貨洗手的時候和蘋果一起洗的
李向東嘴里叼著煙,單手揉著肚子,慢悠悠的回到了家里。
“三叔,自行車我擦干凈了。”
李向東走到水池邊的自行車前看了看,“擦的倒是挺干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