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句話出口,李老太和李老頭齊齊笑出聲。
他們老兩口算是看明白了,李小竹開口索要雞毛撣子是為了比量。
她這是經過自己的比量后已經做出判斷,拐棍打身上會更疼,她之所以拍馬屁說好聽話,就是擔心哪天拐棍會落在自己的屁股上。
“太奶奶喜歡聽話的。”
“我最聽話!”
“嗯,你只要聽話,太奶奶就喜歡你,去找哥哥玩吧。”
“太奶奶再見。”
李小竹揮揮手,走向右前方兩米遠處蹲著玩小汽車的李曉海。
“這小丫頭真機靈。”
李老太的話音落下,李老頭接話感慨道:“這股子機靈勁以后能用在學習上就好了。”
培養出一位大學生,現在已經成了李老頭的期盼。
他的這個心思,是自打葛有福和周玉琪兩人來家里借住后慢慢產生的,起到催化作用的是附近那些街坊鄰居們。
‘老爺子,您家住著倆大學生,多好的機會,讓曉江幾個努努力,您家以后也能出個大學生。’
‘他李叔,文曲星在您家住著呢,還是倆,我看您家以后少不得也要出個文曲星。’
類似的這種話,李老頭起初聽到時心里沒覺得什么。
鐵飯碗之所以叫鐵飯碗,就是因為一份有福利保障的工作可以父傳子,子再傳孫。
這年頭,工人家庭的孩子長大后成為工人是社會常態。
可大學生、文曲星聽的多了,積累到一定程度,李老頭的心態隨之發生改變。
好在家里目前上學的四個孩子,李曉江讓他看到點希望,李曉梅和李曉蘭兩人也在進步,李曉...
嗯,已經開始關心家里孩子們學業的李老頭,對李曉江四人滿意四分之三。
“小丫頭,過來,過來和太爺爺說說話。”
李老頭招招手,喊李小竹到自己身邊,抬手揉揉李小竹的腦袋。
“太爺爺瞧著咱們家的七個孩子里屬你最聰明,以后給太爺爺爭口氣,咱們也當大學生。”
李老太聞言笑道:“她才多大點,現在跟她說這些有什么用?”
李老頭擺手道:“有用,怎么沒用?你甭管,丫頭聰明著呢。”
“對呀對呀,我聰明著呢。”
李小竹很認同李老頭對自己的評價,笑著猛點腦袋。
“以后上學了要好好學習,知道沒?”
“不要,不好玩,我要去姥姥家,養豬豬,吃肉肉。”
“大學生可以握筆桿子,坐辦公室。養豬辛苦著呢,還要天天干活,你不怕累呀?”
“不怕!”
“那你會殺豬嗎?會燉肉嗎?你養出來的豬,不會殺不會燉也吃不到嘴里,成了大學生就不一樣,能直接吃上香噴噴的大肥肉。”
明明是引導孩子好好學習的事,從李老頭嘴里說出來卻分外誘人。
尤其是對于李小竹來說,她一聽大學生能吃肉,立馬高興的開始跺腳。
“我要當大學生,我要當大學生。”
ps:之前有書友詢問真人有聲,今天出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