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去跟爹說說,該做晚飯了。”
李曉海急的不行,找上在跟小狗玩的李小竹。
“我不去。”
李小竹搖頭拒絕,她不去不是不想吃,是不想去找回屋躺在炕上休息的李向東,之前李向東的話她還記著呢。
見鼓動不了妹妹,李曉海自己走進東廂房里屋。
“爹,天快黑了,該做晚飯了。”
已經睡著的李向東猛地睜開眼睛,透過窗戶看眼外面的天色,搓搓臉穿鞋下炕。
“知道了,我洗把臉就開始做飯。”
倒水洗臉,李向東見兒子緊跟著,“還有事?”
“嘿嘿,我想問問那些海鮮怎么吃呀?”
“紫蟹和對蝦一半紅燒,一半清蒸。梭子蟹清蒸一半,剩下的一半做成香辣,花蛤爆炒,野生小黃魚清蒸。”
說到野生小黃魚,這玩意現在同樣是極難捕獲的海鮮。
原因是由廣省潮汕漁民發明的敲罟捕魚方法,在1954年流傳到閩省,閩省再傳到浙省,浙省傳蘇省,這種捕魚方法沿著我國東部海岸線一路北上。
在多地漁民無限制的捕撈下,原本數量泛濫的大小黃魚已經成了珍饈。
“你娘沒在家?”
“沒有,在老宅幫忙呢。”
“饅頭還沒蒸好?”
“蒸好了,咱們晚上一起吃飯,我大娘在老宅燉雞,我二大娘在做妹妹最喜歡吃的紅燒肉,我娘在老宅幫忙打下手呢。”
李曉海滿臉笑意,即將吃到如此豐盛的晚飯,他不高興才怪!
“現在除了你還有誰在家?”
李向東擦干臉上的水,手里的毛巾扔鐵架子上,邊往屋外走邊詢問。
“只有妹妹,她在院里跟煤球玩呢。”
李曉海回話時,來到院里的李向東已經看到李小竹。
“你干嘛呢?趕緊松手!”
“哦。”
在跟煤球玩推小車游戲的李小竹,急忙松開煤球的兩條后腿,得到解放的煤球叫喚著朝院外跑去。
“過來,跟我回屋洗洗手。”
李向東帶著李小竹返回屋里,幫她擦洗干凈手和臉。
“怎么不去老宅找姐姐們玩?”
“姐姐干活呢,她們不陪我玩。”
“你可以幫她們一起干活。”
“我不會。”
“快吃飯了,別再去摸煤球了知道沒?”
“好。”
打發李小竹去找李曉海,李向東把放在書房的半筐海鮮拎到水房清洗。
忙碌到天色徹底變暗,正房屋里熱鬧起來。
大人一桌,孩子一桌,桌上除了海鮮,燉雞和紅燒肉,還有幾道素菜和雞蛋湯,主食就是今天剛蒸好的饅頭。
李向東拿了瓶汾酒,給爺爺和倆哥哥倒上一杯。
“大嫂,二嫂,忙一天了,你們也喝一杯解解乏?”
“我們少來一點點就行。”
李二嫂去條案上拿過來四個小酒盅,“奶奶,您也來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