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清晨,天剛蒙蒙亮,艾伯特就帶著他兒子出門朝不遠處的城堡走去。
他兒子也叫艾伯特,在白熊領一號莊園擔任管事,人稱小艾伯特。
“父親,這位新來的領主老爺似乎很了解農業,今天竟然還要去農田中視察,我看他好像也沒什么架子,他真是伯爵的兒子嗎?”
小艾一輩子沒出過白熊領。
在他的想象中,以富庶著稱的寒風谷地流淌著蜂蜜與牛奶。
那里的農奴不必像白熊領的農奴這般勞累,為了填飽肚子每年都得從年頭操勞到年尾。
統治那片神賜土地的寒風伯爵,其生活必然遠比普通的男爵老爺更加奢靡豪華。
昨天他也在迎接的隊伍中,卻發現新來的領主老爺并不怎么符合他想象中的伯爵之子形象。
拋開外貌與氣質不談,老爺的穿著與普通貴族騎士并無區別,隨行的車馬儀仗也相當普通。
尤其是當男爵老爺親自走進滿是泥濘的農奴村莊時,艾伯特心中的濾鏡更是碎了一地。
管理那群骯臟粗鄙下賤的農奴是莊園管事們的職責。
領主老爺要做的是以個人武力保護領地,并高高在上地享受農奴們的上供。
如果領主老爺破壞了規矩,親自來管理農奴,那還要他們這群管事做什么?
“這些牢騷你對我發發就好了,可千萬別往外說。”老艾的臉上也掛著些憂郁。
在這個時代可以籠統地將人分為三類:勞作的人、戰斗的人、祈禱的人。
分別對應農夫、騎士與神職人員。
按照白熊領的‘祖宗章程’,老艾和兒子每年拿不到哪怕一枚銅板的工資。
但領主會賜予他們額外份地,以支付擔任管事的報酬。
一般而言,五口之家的農奴家庭,可以在白熊領分到60畝的份地,并為領主耕作同等面積的土地作為地租。
而他們家七口人則分到了足足500畝份地,且不需要為領主耕作土地,甚至還可以像領主那樣招攬農奴為他們耕作。
老艾與長子為領主干活,妻子和余下的兒女依然要下田勞作,穿住與普通的農奴們也沒有太多區別。
依舊是夏天麻布衣冬天羊絨襖,頂多就是吃得稍微好了點。
所以,他們這一家子雖然已經混到了領地上的中層管理,卻仍然要劃分在第一類人中。
老艾已故的父親,是領地上最底層的管理人員——莊頭。
負責管理一座小農莊中的農奴,通常是二三十戶人。
順帶一提,莊頭通常是由農莊中的農奴選舉產生,既要向上負責,也要保護農奴們應有的權益。
老艾子承父業且青出于藍,一步步從莊頭干到管事再到領地總管,負責管理領地上所有農奴與土地。
在封建莊園時代,出身大于一切,一名農奴所能達成的極限成就莫過于此了。
昨天,老艾得到了領主老爺的口頭承諾,大概率能繼續擔任領地總管。
可這股高興勁頭甚至沒能持續到今天早晨。
領主保護領地,領民供養領主,莊頭與管事們從中協調,努力讓領主滿意,也為下邊的農奴爭取足夠的生存空間。
這一規則算是白熊領乃至整個北境的底層邏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