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終,莫里斯只能無奈同意繼承王位,就此成為了北境王國歷史上第一位私生子出生的國王。
他的加冕典禮倉促而潦草。
按照慣例,國王加冕必須要得到三位大公爵與琥珀港大主教的共同見證。
可典禮當天三位公爵無一人在場,甚至連使者都沒派一個過來,屬于是明擺著不認同他這個國王。
琥珀港大主教倒是親自到場,但在主持各項儀式時很是敷衍。
畢竟莫里斯的出身比較低,大主教屬于是捏著鼻子來為他加冕。
成為國王后,莫里斯根本就來不及體會新身份帶來的威權,而是每天都活得戰戰兢兢。
那會沼地公爵早已暗殺掉河灣伯爵,拿下了號稱永不陷落的河灣堡。
隨后公爵又招降了寒風伯爵在內的數位實權伯爵,兵鋒直指科倫城,并且隨時有可能沿靜河順流而下直抵琥珀港。
好在那會已是冬季。
隨著大地與河流冰封,莫里斯得到了寶貴的喘息時間。
在加冕為國王之后,他被賦予‘烏瑞尼斯’的姓氏,并憑借王室的名號逐漸拉攏了一批愿意為他而戰的地方貴族。
比起私生子國王,這批貴族更看不慣沼地公爵繼承王位。
在他們眼里,西邊的三塊公爵領全是卑賤的鄉巴佬。
高貴的王冠怎么能落到鄉下人手中呢?
就算莫里斯是個私生子,那也是前前任國王的私生子。
說到底,這批貴族其實是在懼怕沼地公爵的集權統治,他們寧可擁護弱勢的私生子國王以保持自治權。
莫里斯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,才終于拼湊出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。
這支軍隊來自不同的貴族領地與不同的城市,別說歸屬權了,就連指揮權都不明晰。
反正莫里斯是指揮不動這支軍隊。
后面的事就很簡單了。
聽聞科倫城被包圍,一幫貴族都嚷嚷著要生擒沼地公爵,并紛紛向國王請戰。
莫里斯迫于無奈,只能帶兵向著科倫城趕去。
一支東拼西湊出來的軍隊,自然無法戰勝沼地公爵精銳的宮廷騎士。
在科倫城北,在那座沼地公爵精心準備的戰場上,莫里斯輸掉了一切。
兩千士兵命喪當場,其余士兵四散而逃,他僥幸撿回條命,在親信的護衛下逃回了琥珀港。
自此,莫里斯徹底失去了貴族們的信任。
或者說貴族們從來就沒信任過莫里斯。
他們只是需要一面名為‘烏瑞尼斯’的旗幟罷了。
此戰之后,王冠領地的貴族們要么與沼地公爵暗通款曲,要么回到各自的領地上等待新王的加冕。
就當時那情況看,莫里斯似乎已經再無翻盤的可能。
絕大部分貴族都認為北境即將改朝換代。
但沒幾天,科倫城被屠的噩耗傳到了琥珀港。
這一事件為莫里斯帶來了轉機。
琥珀港的市民們害怕遭到沼地公爵的劫掠與屠殺,恐懼與流言在城市中蔓延。
最后,他們轉而開始堅定地支持王室與國王。
琥珀港與王室密切合作,這在北境王國的歷史上是非常少有的情況。
別看王宮就在琥珀港內,可這琥珀港卻是一座實打實的自治市。
市長由市議會選舉產生,各重要部門的官職也都由市議會全權任命。
國王只是擁有收租權利的地主,無權干涉城市內的主要事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