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不說,潤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。
雖然無法解決三河城的危機,卻至少能保住他們兩個人以及家屬的性命。
可開潤的后果同樣也很嚴重。
在危急時刻放棄城市的市長與主教哪怕能保住性命,卻無法保住他們的政治生命。
一旦市民們發現他們失蹤,那他們積累多年的權威與人脈都將在頃刻間毀于一旦。
“不行!我不能當一個罪人,你也不能!”
羅特吉想都不想就出口否決。
開玩笑,他寒窗苦讀二十載,又苦心經營教會勢力,好不容易才爬到三河城主教的位置。
這一跑,豈不是將過去幾十年的辛勤付出全部付之一炬?
不說別的,就城內的幾座教堂他就保不住,一部分不信教的憤怒市民肯定會將教堂全都砸個稀巴爛。
“那你說該怎么辦?”于爾根只能攤手了。
正當這兩人在市議會里大眼瞪小眼時,林恩卻在河沼縣的城堡里做最后的戰略部署。
經過猛火爆炒與文火慢燉后,是時候大火收汁了。
林恩之所以愿意花三個多月的時間來料理三河城,當然是因為他也知道市民們的力量。
就靠著手頭這一千余職業士兵去強攻三河城?
那和作死有什么區別?
三河城加上西郊的莊園,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總體實力均不遜色于統一后的白河領。
更遑論城內還有大批手藝精湛、身體強壯的資深工匠。
他們既能創造財富,也能用兵器與甲胄保護財富,是林恩目前最渴求的人才。
硬碰硬,只會讓城市內的全部勢力團結一致,加大攻取城市的難度,還會導致這些寶貴人才的大批死亡。
殺頭的買賣有人干,虧本的買賣沒人做。
林恩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虧本買賣,他需要的是一座相對完整的三河城,而非科倫城那樣的死城。
因此他選擇動用各種手段分化三河城的內部派系,不斷滲透,而后再試圖從內部開花一舉拿下整座城市。
令林恩欣喜的是,北境的大局勢完全站到了他的這邊。
沼地公爵發動的戰爭,打爛了北境最富庶的王冠領地,大幅加劇了糧食危機。
而后國王莫里斯發力,真就將公爵的軍隊牢牢阻攔在了琥珀港外。
這一切都幫助林恩加快了分化城市勢力的進程。
或許這就是時來天地皆同力。
當然,心思縝密的林恩也做了兩手準備。
首先,三河城的糧食危機是注定會發生的,不以沼地公爵是否速取琥珀港為轉移。
因為王冠領地已經爛完了,至少在今年都無法為其他地區提供糧食。
沼地公爵領的核心地帶也遭到了多方軍隊的襲擾,難以對外出口糧食。
即便莫里斯沒能硬起來,丟掉了王都琥珀港,讓沼地公爵成功加冕為王,公爵也難以為三河城提供充足的糧食。
缺少糧食的三河城就無法駐扎太多的軍隊,公爵就算想派出大批軍隊支援,也難以長期駐守三河城。
等到七月底城內存糧耗盡,林恩新招募的一千新軍正好初具戰力,配合原有老兵,能整合出一支超過兩千人的職業軍隊。
而那時候的三河城因為糧荒頂多還能剩下三四千人口,再加上郊區的萬余農奴,強攻的難度必然大幅降低。
林恩只需派出軍陣嚴明的軍隊,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拿下這座水路樞紐,再不行他還能建造大批攻城器械沖破城墻。
總而言之,無論領地還是城市都需要人口進行支撐,而人又必須要吃飽喝足才能發揮出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