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他的未來規劃里,河沼縣將成為對外征戰的軍糧供應中心,儲存的糧食可以走水路沿著靜河及其支流運往北境的絕大部分地區。
目前,林恩麾下還只有四千多人的職業軍隊,但這顯然只是個開始。
領地每擴張一分,士兵人數也會隨之增長一分。
為了日后更大規模的征戰,林恩必須未雨綢繆。
倉庫的選址,位于河沼縣東部的一處小高坡,距離白河的河道大約有一公里。
這是躲避雨季洪水的安全距離,同時也不至于離交通線太遠。
在倉庫的北邊有一條狹窄河道連接白河,這條河道乃是河沼縣的灌溉渠,等倉庫修成后會加以拓寬,成為一條可以通行船只的人工運河。
當林恩抵達工地時,老艾伯特正在指揮農奴們挖掘地基。
“老爺,這地方是我精心挑選的,開工前都檢查過了,地下三米都沒有地下水。”
老艾雖然還掛著河沼縣縣長的職位,可他儼然已經成為了林恩的御用包工頭。
修路有他,修碼頭有他,現在修大型糧倉還是他來指揮作業。
土木干得多了,老艾也算是熟能生巧,各種建筑技巧都是順手拈來,甚至還掌握了一點繪畫圖紙的能力。
林恩在巡視工地時,不厭其煩地向老艾交代注意事項:
“地基挖好后,尤其要注意糧倉底部的防潮層施工,一切都得按照我交給你的圖紙來建造,地基墻要用大塊巖石鋪設,墻體之間要填充石灰砂漿.”
糧倉這事林恩必須要上心,將來全白河領的稅糧都會集中到河沼縣的糧倉,既是他的大半身家,也是對外擴張的根基。
這年頭糧食儲存的最大敵人,就是潮濕。
由于防潮技術不達標,從領主到農民再到城市商人,沒人愿意長期儲存糧食。
倉庫里的糧食放上一年,至少受損三成,正經人誰存糧釀成酒穩穩升值,儲存糧食就是冤大頭行為。
這也是為何去年戰事一啟,糧價就大規模上漲,無論哪家都沒余糧啊。
沒有存糧習慣帶來了另一個連鎖效應,那就是北境往往只在秋季才會出現大規模的戰爭。
大伙都沒存糧,也沒有成體系的軍糧運輸體系,那干脆就趁著秋收再打仗唄,打到哪搶到哪就是了。
但林恩的軍隊不能這么干,他的目的是統治所征服的每一片土地,以及土地上的全部人口。
哪個士兵要是膽敢劫掠平民、敗壞堂堂白河伯爵的名聲,就必然遭到軍法的嚴懲。
他的軍隊,不僅不能劫掠,還要一年四季都能出征,為此就必須要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后勤體系。
糧倉算是后勤體系的起點,因此必須要建,還必須要保證質量。
老艾習慣了林恩在施工方面的嚴謹與細致,回道:“老爺,您說的這些我都牢牢記著呢,保證不會出問題。”
隨后他又補充道:“加上各種工匠,目前工地上共有九百人,預計在十一月下旬,這座糧倉就能竣工。”
糧倉的工地就這么大,再多的勞動力也用不上,九百人甚至都有些多了。
但為了趕在下雪之前修完糧倉,老艾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安排施工。
可林恩對此仍不知足,吩咐道:“等河沼縣的秋收結束,你最好再抽出時間將城堡修葺一下。”
河沼縣的這座城堡畢竟是男爵領的規格,且主要職能是抵御外敵,內部空間非常有限且各處建筑都較為陳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