況且范詳覺得又是有名的十二郎帶頭。
正巧解決了自己的困境,那自己如必須跟隨他一同前去!
王泰自是看熱鬧不嫌棄事大,連忙前頭帶路:
“你們都不如我路熟悉,走走走。”
幾個人懷著相同的目的,以及不同的情緒,奔著靈臺寺大踏步的前去。
路上對于佛教有些了解的王泰給眾人說著介紹,靈臺寺很早就有了,傳言是武則天調撥錢款擴建的,一直到現在香火都很旺盛。
“靈臺寺放貸嗎?”
宋煊如此詢問,倒是讓王泰一愣,他開口道:
“他們是有無盡藏的,十二郎書鋪買賣紅火,應該用不到啊!”
北宋時期,寺廟向外放高利貸的行為是有個不錯的名稱的,叫“長生庫”或“無盡藏”。
寺廟將信眾捐贈的財物或金錢存入長生庫,再將這些資金借貸給農民、商人或其他需要資金的人,借貸通常以土地、房屋等作為抵押。
借貸的利息通常較低,但仍屬于高利貸的范疇。
“王兄有所不知,為了讓人增大作假的難度,俺可是沒少投錢,如今還沒有盈利呢,瞧著人來人往,全都是表面風光。”
宋煊扇著折扇笑道:“俺這買賣也被人盯上了,不知道什么時候街上就會出現相同的買賣。”
王泰表示理解。
宋煊一個普通學子什么背景都沒有。
買賣搞得如此紅火,就如同小兒過街懷金一般。
要是不被人惦記上才奇了怪呢!
“十二郎,要不是我囊中羞澀,定然會支持你的買賣。”
范詳自己個是個窮鬼。
他從老家過來考書院,還是陪著自己的同窗來的,就當作是增長見識。
反正路費什么的也是同窗出。
結果同窗沒考上,他自己個考上了。
“說這些作甚。”宋煊哼笑了一聲:
“難不成俺還能掙你們的錢?”
包拯對宋煊的買賣不是很了解。
但他認為宋煊花錢一向大方,就算是賺錢了,那利潤也不會有多少留在他的口袋當中。
張方平看向路邊的攤子,他可是深入參與過十二哥夜里數錢的行動的。
就這鋪子不掙錢,整個大宋就找不出掙錢的買賣來。
不過他明白十二哥一向是不會往外說自己多有錢,避免招來不必要的麻煩。
祝玉下意識的摸了一下荷包,應該能掏出兩文錢來去支持十二哥兒的買賣。
“不過十二郎你別誤會,寺廟借貸并非只有盈利性質,還有互助性質,并且互助性質的借貸并不占少數。”
王泰是了解寺廟的。
許多人都是出于信任把錢送過來,或者給寺廟借貸,要不然寺廟放貸的生意也不會如此紅火。
宋煊也曉得寺廟的放貸要比雷員外的放貸生意好上許多。
尤其是大宋商業較為發達,借貸行業也極為普遍。
即使大宋律法禁止官僚放貸,但是他們家里人并不是官員,依舊可以仰仗家族勢力,進行放貸的生意。
民間更是有職業放貸人!
借貸的人從普通農民、士卒、小商販、官僚都會借貸為生。
因為借貸是他們唯一的出路。
一旦遇到自然災害,或者小本經營出現問題,為了生存下去,只能搏一搏去借貸。
還有北宋也重視祭祀和婚嫁方面,多是要借貸完成的。
那些讀書的學子在沒有做官之前,很難有什么穩定的經濟來源。
除非家境優渥,但絕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是貧苦出身,所以為了買書,求學,趕考,很多學生也只能靠借貸來解決拮據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