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這話,顧老夫人也是點了一下兒媳婦的腦袋:
“你們倆都是慫貨,一個比一個慫。”
顧老夫人看自家兒媳婦屁股大定然是好生養的,再加上今后必然奶水足,更能把孩子順利養大!
可現在萬事俱備,就欠一個孩子出生了。
讓她盼了數年還沒有動靜,如何能不著急!
待到幾個人出門后,王泰自是嘴上不聽說著好話。
什么十二郎,真是神了。
將來可以接過王神醫的衣缽之類的。
方才那個嫂夫人臉紅了,他一直盯著瞧呢。
這便是夫人對你小子醫術的認可,說到他心坎里去了。
倒是一直黑臉的包拯,也快步上前:
“十二郎,我與先妻成婚三年,一直未有子嗣,你也給我號一號脈。”
“包兄,不用細想,令夫人體弱多病,很難懷上子嗣的。”
宋煊并沒有停下,但很鄭重的道:
“若是包兄再婚前,可讓俺幫你夫人號一號脈,看看她的身體如何。”
包拯哥仨,他是老爹年老生出的孩子。
包拯這支子嗣當真不行,兒子孫子全都早逝。
六十大壽包拯感慨自己此生無后(過繼了他大哥的孫子為嗣子),然后家里人跟他說被他送走的小妾懷了身孕,反正包拯就認了。
“此番我回家與父母報喜,確實是給我尋了一門親事,那姑娘姓董,年歲不大,才十四歲,待到我參加完科舉考試后就成婚。”
“額。”
宋煊這才止住腳步。
大宋有厚嫁之風,女子雖說為了給自己攢嫁妝成婚年齡會上漲一些,通常在十九歲往上。
但法定成親的年齡是女子十三歲就可以了。
“包兄,你聽俺一句勸,待到那董小娘子十八九歲后,你們成親在孕育下一代較好。”
“為何?”
包拯算了一下,等過去五六年,那個時候自己都三十而立了。
“雖說女子十三四歲來了葵水就可以婚娶,但大宋姑娘普遍發育,額,就是從十三四到十八九這個階段還在長身體,并不適合孕育子嗣。”
宋煊也順帶給幾個同窗科普了一下:
“就是母親的肚子這里如果沒有完全長好就孕育子嗣,會容易早衰,早產以及難產,容易一尸兩命,子嗣的壽數也不會太長。”
幾人倒吸一口涼氣。
這種知識點,他們聽都沒有聽說過。
但是方才宋煊露一手,便讓他們心服口服,不得不重視起來他的話。
“原來是這樣。”
王泰臉色煞白:“怨不得我姐生孩子險些難產而亡,原來是她那個時候年歲尚小。”
宰相的女兒自然不需要自己攢錢存嫁妝,家里早就給置辦好了。
故而成親的歲數也不會太大。
“那我得立馬寫信,不能讓我妹妹再早成親孕育子嗣,走我姐的老路了,那太嚇人了。”
宋煊也明白,古代這種醫療水平,很容易就一尸兩命的。
“那你快些寫。”
“好好好。”
宋煊等人進了大殿。
不得不說寺廟香火鼎盛就是有錢。
整個大殿顯得極為寬闊,而且還塑了金身,一盞盞燈油在亮堂著。
旁邊蠟燭更是不少。
王泰連忙跑向一旁本該和尚坐著解簽的桌椅,開始研磨寫信。
宋煊則是拿起一個墊子,直接走到樹枝型的蠟燭旁,坐下掏出那本楊億等人詩集看了起來。
范詳等人一瞧宋煊打了樣,自是照做,紛紛借著亮光看起書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