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一支由建筑結構、材料、施工工藝等多領域專家組成的團隊進駐園區。陳揚陪著專家們,一棟樓一棟樓地查看,一處裂縫一處裂縫地分析,日夜不歇。
這段時間,他的眼睛里布滿了血絲,嗓子沙啞得幾乎說不出話來,但眼神中的堅毅卻從未有過絲毫動搖。
經過幾天幾夜的奮戰,專家團隊終于找到了癥結所在。
組長把一份厚厚的檢測報告遞給陳揚,面色凝重地說:“陳科長,查出來了。施工方一方面偷偷使用了劣質的建筑材料,強度根本達不到標準;另一方面,施工工藝極其不規范,該有的振搗、養護環節都敷衍了事,這才導致外墻出現大面積開裂。”
陳揚攥緊拳頭,眼中怒火一閃而過,他知道,這絕對是有人故意為之,施工方大概率是被人收買了!
這件事背后的黑手必須要揪出來,否則園區永無寧日,寧海的發展也將蒙上陰影。
與此同時,外界的輿論壓力已猶如泰山壓頂。
民眾們的質疑聲此起彼伏,網絡上各種猜測、謠言漫天飛舞,園區建設仿佛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。
更讓陳揚揪心的是,那些征地拆遷的村民們也坐不住了,他們成群結隊地來到園區門口,情緒激動。
陳揚知道,必須得給村民們一個交代,他大步走到村民們面前,迎著一道道憤怒、懷疑的目光,誠懇地說道:“各位鄉親們,大家先靜一靜,聽我說幾句。”
人群中有人高喊:“陳科長,當初拆我們房子的時候,你可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,現在弄出這么個爛攤子,是不是把我們的地賣了,你們就不管了?”
雖然村民的話很刺耳,但陳揚并沒有上火,因為他深知村民們的不易,也愧疚于給他們帶來的不安。
“大家的心情我完全理解,出了這樣的問題,是我們對不起大家。但請相信,我們已經找到了原因,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。”
一位老者顫顫巍巍地走上前,用拐杖重重地戳著地,痛心的說道:“陳科長啊,我們老百姓就盼著能讓日子好起來,可別把我們的希望給砸了。你說,這到底咋回事啊?”
陳揚走上前扶住老者,目光堅定地的說道:“大爺,您放心。咱這園區是寧海發展的希望,誰也別想把它毀了。現在已經查出是施工方的問題,他們用了劣質材料、工藝不規范,我們正準備處理,園區的進展不會就此停滯,之前跟大家簽署的拆遷補償協議上的內容,也一定會全部兌現!”
或許是陳揚平日里積累的口碑起了作用,村民們的態度慢慢緩和下來,人群開始散去,但陳揚知道,他們還在觀望,唯有徹底解決問題,才能重拾信任。
穩住村民后,陳揚決定主動出擊,打破輿論的僵局。
在請示張書記、楊書記,得到了兩位領導的同意之后,他通過市委宣傳部聯系上了一家與寧海一直有著良好合作關系、公信力很強的省級媒體,將專家團隊的調查結果、檢測報告以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如實相告。
這家省級媒體的報道很快刊發了出來,如同強光穿透迷霧,真相大白于天下。
民眾們看到報道后,紛紛譴責施工方的無良行徑,對園區建設也重拾信心。